科技業匯損 壓力山大
新臺幣兌美元匯率昨(3)日收28.828元,逾三年來新高,半導體、代工、零組件等產業多以美元爲主要交易貨幣,新臺幣匯率強升,科技業者本季難逃營收縮水、匯損與毛利率下滑,災情慘重。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2330)董事長魏哲家先前提到,新臺幣每升值1%,影響毛利率與營益率各約0.4個百分點。4月時臺積電還以1美元兌新臺幣32.5元爲基礎,估計第2季美元營收目標在284億至292億美元間。法人原預期,臺積電下半年毛利率可望挑戰58%上下區間,但匯率強升非但影響第2季營收,下半年毛利率更恐下修。
晶圓代工廠聯電先前表示,新臺幣每升值1%,估計侵蝕毛利率0.4個百分點;封測大廠日月光投控營運長吳田玉不否認新臺幣強勢升值短期影響,但有因應策略;晶片大廠聯發科也以美元對新臺幣匯率1比32.5預估第2季營收,但不評論匯率影響。
PC品牌及代工族羣方面,鴻海財務長黃德才先前表示,鴻海營收與成本以美元計價,有自然避險能力,財報功能性貨幣爲新臺幣,匯率會影響營收與毛利表現,新臺幣匯率升值1元,鴻海營收將減少約3%,毛利率下滑0.1個百分點。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爲外銷廠商應該都很有經驗,外資摩根士丹利估算,計算到6月30日的新臺幣匯率變動,和碩毛利率受影響程度達1個百分點以上,品牌廠華碩毛利率反而有機會增加0.5個百分點。
華碩財務長吳長榮先前分析,臺幣急升對未來三至六個月業內損益產生壓力,但長期影響不大。宏碁董事長陳俊聖先前指出,臺幣升值對品牌的毛利影響不大,主要是買美元、賣美元,可能影響營收,但因爲有避險,對獲利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