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研院院士籲三路並進 壯大AI無人載具生態系
工研院院士會議今年主題爲「佈局臺灣AI無人載具生態系」,對於臺灣在全球AI無人載具的定位,及加速產業化、支持生態系方法,院士們提出三大策略,包括聚焦領域及技術、佈局生態系方向、發展基礎建設。
院士們指出,臺灣市場規模有限,應聚焦具發展基礎的無人載具公司,鎖定製造、照護等領域跨國合作、跨域橫向整合產業。其次,應建立國家級計劃,制訂AI、通訊等國家級標準,甚至透過投資或收購國外公司帶動創新生態系統。
同時,臺灣應全力發展AI無人載具的人才、教育與基礎建設,如加強全齡教育與訓練、提升能源韌性等。盼藉此三大策略積極行動,壯大臺灣AI無人載具生態系及國際市場定位,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對於規畫國家級計劃,院士們認爲初期需兼顧可快速應用於商業製造、帶來即時效益項目,及自主推理、着重與世界先進國家競爭,應用於自駕車與智慧機械等先進項目,並提醒臺灣應積極推動AI與材料科學結合,讓創新材料成爲勝出無人載具市場的關鍵。
建構生態系方面,院士們認爲需從任務需求出發,建立資料空間與數位分身,完善功能安全與資安框架,並提供中小企業快速導入機制。其中,臺灣醫療產業的市場與需求大,有機會作爲AI無人載具的市場切入點之一。
而臺灣新創力量需要天使資金導引,需要資本市場鼓勵機制、以及工研院帶頭協助。院士們另外也建議工研院應成立專責團隊,協助隱形冠軍轉型,並由工研院帶頭串聯大學與企業,共同建立AI資料庫與研發平臺,推動AI無人載具真正落地並走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