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沁勞動者的“五一”假日圖鑑
“五一”期間,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走進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區不停工的民營企業,聽一線勞動者講述奮鬥故事。他們正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敢闖敢試的創新勇氣,在各自崗位上詮釋“勞動創造幸福”的時代內涵。
通遼市德瑞玉米工業有限公司精煉車間中控室主控孫志祥盯着屏幕上跳動的參數,他的任務是讓玉米油的健康指標“更上一層樓”。孫志祥曾接到過一項工作,提升成品油中植物甾醇和維生素E的含量。“雖然這兩項指標不會明顯增加玉米油在烹飪中的口感,但植物甾醇具有抗炎特性,維生素E對心腦血管好,長期食用對人體有益。”
對成分特性、生產設備結構進行排查後,孫志祥發現,植物甾醇和維生素E在脫臭工序中受高溫因素影響流失最多。經過反覆嘗試,他找到了在不影響色澤前提下保留更多營養素的方法。德瑞玉米品控經理李晶向記者展示了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山東檢測有限公司新近出具的檢測報告,顯示孫志祥的方案不僅滿足了生產計劃,還讓成品油反式脂肪酸含量降至0。
“五一”假期,全國勞動模範、燕京啤酒(通遼)有限責任公司技術服務部經理黃金峰一直在值班。多年來,他帶領團隊在精進啤酒釀造設備技術上持續攻關。包裝車間鏈道輸送帶曾經常出現倒卡瓶現象,而且用人工裝瓶、搬運導致工人勞動強度較大,爲解決這些難題,黃金峰及其團隊於2024年開始對輸送帶電機進行變頻控制改造,更新控制系統。改造成功後,倒卡瓶問題得到徹底解決,生產效率提高5%。此外,他們通過對卸瓶垛機及輸送系統的改造實現了瓶託自動化上線,改變了傳統工作模式,設備安裝運行穩定後,每年可節省費用68萬元左右。
在晶鑫晶體(內蒙古)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室裡,00後青年盛佳雨正專注於檢測,“我的工作就是要專心、耐心和細心”。作爲品管部化驗員,她的工作是爲高純氧化鋁、藍寶石晶體等材料進行精準檢測。這些材料被用於航天飛機、運載火箭、潛艇的視窗,以及LED節能系列產品、智能穿戴類產品等高科技領域。
2024年,該公司引入一臺進口檢測儀。新設備說明書是全英文的,且外方廠家技術支持有限,設備精密又易受環境等因素干擾,導致誤差很大。盛佳雨堅持與設備廠家進行遠程溝通,對照國際標準調配標液,在半個多月裡反覆試驗,經常凌晨還在查資料、調整參數。最終她找到了調試方案,提升了設備穩定性,打贏了“誤差狙擊戰”。盛佳雨說:“每次看到火箭發射,我們都會偷偷想,說不定視窗就是我們做的呢。”
在通遼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工作人員沙玉峰做機修時曾發現味精生產線發酵罐、蘇氨酸生產線的分氣缸等設備的閥門安裝位置偏高,有的員工得踩着凳子或梯子才能操作,這增加了安全隱患,也浪費時間。沙玉峰指着已實現低位安裝的閥門介紹:“現在車間的工人伸手就能調,安全又高效。安全生產和高效生產不是單選題。”
去年“五一”假期,該公司味精生產線提取車間的一臺核心生產設備突發故障。“當時車間機修就我一個人,再慌張也只能靠自己了。”好不容易排查出是哪個零部件損壞,但又沒有現成的備件,從廠家緊急訂購到貨需要一週,可生產線24小時停機是根本耽誤不起的。在這種情況下,沙玉峰只能勉力爲之,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終於使設備恢復正常運行。
“五一”期間,在科爾沁區的工廠裡,不少勞動者以“舍小家爲大家”的奉獻精神,堅守在生產一線。在尊重勞動者、弘揚勞動精神的同時,當地也給予勞動者充分的福利保障。據科爾沁區總工會副主席劉長喜介紹,他們在“五一”來臨前就及時向工業園區內企業的職工羣衆發放了慰問禮包,讓他們在崗位上也能感受工會“孃家人”的惦記。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