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熱點行業周”首場業績說明會:國產替代與市場復甦共振,半導體設備企業增信心謀發展

財聯社4月28日訊(記者 羅禕辰) 作爲“科創熱點行業周”的首場業績說明會,“2024年科創板半導體設備專場集體業績說明會”於4月28日下午於上證路演平臺舉行。華峰測控(688200.SH)、芯碁微裝(688630.SH)等7家上市公司高管就企業經營情況、未來業務佈局與規劃、整體行業現狀與趨勢等與投資者進行互動交流。

科創板開板五年多以來,已上市半導體公司110餘家,佔A股半導體總數的6成,形成了頭部引領、鏈條完整、協同創新的發展格局。其中,十餘家科創板半導體設備及零部件企業充分發揮了產業集聚效應,合力提升國產芯片製造自主可控水平。

半導體設備企業堅持走自主可控之路

半導體設備位於半導體產業鏈最上游,其技術水平直接決定芯片製造的工藝能力與良率水平。近年來,科創板半導體設備公司堅持研發驅動發展,在多個領域實現核心技術與產業化能力的雙提升。

前道製程領域,中微公司(688012.SH)、拓荊科技(688072.SH)、盛美上海(688082.SH)等細分龍頭面向刻蝕、薄膜、清洗環節佈局,代表國內細分領域的最前沿技術水平;華海清科(688120.SH)、芯源微(688037.SH)、中科飛測(688361.SH)等公司着力補強離子注入、塗膠顯影、量檢測設備等產業鏈“卡脖子”環節,推動我國集成電路製造向高端邁進;後道製程領域,華峰測控(688200.SH)、芯碁微裝分別在半導體測試設備、微納直寫光刻設備領域積累技術優勢,持續擴大量產規模。

除了產品致力於實現國產替代,本次業績說明會上,多家公司表示正積極提高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率,提高應對國際競爭和技術封鎖的能力。華峰測控總經理蔡琳表示,“公司的供應鏈國產化戰略已實施多年,絕大多數的零部件均已國產化,少數需要進口的零部件均備有安全庫存,足以滿足公司的產能規劃和客戶需求。”深科達(688328.SH)董事長黃奕宏也表示,“隨着近幾年公司產品的不斷升級,公司在技術研發、零部件自主化、市場拓展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進展。”

下游需求復甦驅動封測設備企業業績增長

本次集體業績說明會匯聚多家半導體封測設備企業。受益於需求復甦,華峰測控2024年度實現營業收入9.05億元,同比增長31.0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34億元,同比增長32.69%。公司核心產品出貨量同比大幅增長,應用於SoC芯片測試的STS8600機型已進入客戶驗證階段。,公司董事長孫鏹本次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今年國內半導體封測設備領域成長性良好,新增長動能包括先進封裝技術,AI、5G、物聯網等應用,持續帶動了測試設備的需求提升。公司當前在手訂單較爲充足。”

半導體封裝設備領域的耐科裝備(688419.SH)2024年度也實現營收與淨利潤雙增長。目前,公司已成爲通富微電(002156.SZ)、華天科技(002185.SZ)、長電科技(600584.SH)等國內排名前三半導體封裝企業的供應商。“目前公司在手訂單超過1.7億元”,公司董事長黃明玖表示,“從目前市場行情來看,今年半導體封裝設備營收將保持增長態勢。”

深科達在國內轉塔式分選機市場佔據較高份額,公司2025年以72K高速轉塔分選機突破技術壁壘,進一步提升頭部客戶服務能力。今年Q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9億元,同比增長108.13%,淨利潤同比扭虧爲盈。

就未來公司發展方向,董事長黃奕宏表示,“公司未來的盈利增長點主要集中在半導體設備業務的持續增長、平板顯示模組設備業務的復甦、智能裝備核心部件業務的拓展以及新興業務領域的佈局等方面。”

他進一步指出,“隨着新興科技產業的發展,如智能眼鏡等領域的興起,爲公司相關設備帶來了新的市場需求。公司目前海外業務主要集中於東南亞、印度、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將通過多元化市場佈局,降低對單一國家或地區市場的依賴,積極拓展新興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