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開市六週年:制度創新鋪就“硬科技”成長跑道

來源:中國新聞網

(經濟觀察)科創板開市六週年:制度創新鋪就“硬科技”成長跑道

中新社上海7月22日電 (高志苗)589家,這是科創板最新的上市企業數量。從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公司上市,到今天總計589家上市公司,開市六年來,科創板通過持續的制度創新,爲科技企業鋪就“硬科技”成長跑道。

2019年登陸科創板時,微芯生物僅有西達本胺單個產品單個適應症獲批,如今已有西達本胺和西格列他鈉2款藥物多個適應症全球上市銷售。多個在研產品在中國、美國等國家開展多項全球臨牀試驗。在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海鷗看來,變化的背後是科創板制度創新對“硬科技”企業的精準適配。

“創新藥研發週期長、投入大,資本市場持續的資金支持對於研發新穎治療手段、爲患者提供持續治療獲益至關重要,更彰顯出對長期價值投資的期許與認可。”海鷗說。

作爲中國第一家公有云科創板上市公司,優刻得同樣享受了科創板制度紅利,成爲中國A股市場首家“同股不同權”的上市企業。優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王曉慧表示,科創板讓科技創新企業能夠更好地與資本市場對接,助力中國科技發展。過去三年,優刻得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人力比例始終保持在50%以上,重點投入在智能計算平臺、AI模型服務、數據智能、安全合規等方向。

上海國創科技產業創新發展中心理事長、領中資本管理合夥人黃岩觀察,以往科技企業成長更多依賴於政府扶持和私募股權投資,融資渠道相對單一,現在企業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可以通過科創板上市,獲得更廣泛的投資者關注和資金支持,加速企業的規模化發展。

2025陸家嘴論壇上,科創板深化改革“1+6”政策措施發佈,揭開科創板新一輪改革序幕。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研究院研究員秦煥梅認爲,科創板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提升了對硬科技企業的包容性與適應性,拓寬了科技企業的融資渠道,助力提升中國在全球市場的科創競爭力。

在她看來,隨着科創成長層等新政落地,“科技-資本-產業”的增強迴路將會更好地得以體現,這個模式能夠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差異化制度供給,讓資本更精準灌溉創新種子。

未來,科創板制度創新或將持續深化。黃岩認爲,科創板改革可以在國際化方面繼續發力,如進一步加強與國際資本市場的合作與交流,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參與科創板交易,爲中國科技企業對接全球資源提供更好的平臺。他同時指出,中國科創企業若想成長爲全球行業龍頭,也需主動培育全球化屬性,既要構建覆蓋全球的市場網絡,也要佈局多國家、多區域的研發體系,通過整合全球創新要素實現技術突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