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投資五年淨賺百億,“服裝界巴菲特”決定斷舍離,近一年已拋售近42億金融資產
雅戈爾按下了投資業務退出鍵。
6月24日,雅戈爾時尚股份有限公司(600177.SH,後稱“雅戈爾”)披露一則關於出售金融資產情況的公告。截至2025年6月23日,雅戈爾出售中信股份、中信銀行、博遷新材、上美股份等金融資產,連續12個月內累計成交金額爲41.76億元,達2024年末經審計淨資產的10.13%。
雅戈爾的退出早有伏筆。公司創始人李如成已多次宣示要打造“世界級時尚集團”的野心,管理層亦在投資者交流中明確,加速出清地產與財務性投資的路徑。
作爲馳騁資本市場的“服裝界巴菲特”,李如成從上世紀 90 年代就開始涉足金融投資領域,深耕多年的投資版圖中,曾造就中信證券、寧波銀行等爲人津津樂道的造富案例。
過去多年裡,投資業務也一直是雅戈爾重要的吸金引擎。如今,近42億元金融資產的剝離,也意味着雅戈爾的轉型走向深水區。
“一下子能賺30年的錢”
雅戈爾在金融投資領域的探索,要回溯到上世紀90年代。
據寧波晚報,1997年寧波商業銀行(寧波銀行)剛組建,雅戈爾以每股1.01元的成本入局投資1.82億元,成爲前十大股東之一。
1998年,雅戈爾成功掛牌上交所,開啓資本化道路。在資本的加持下,李如成的投資野望也慢慢顯現。1999年,雅戈爾斥資3.20億元,投資發起成立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9.61%股權佔比,成爲中信證券的第二大股東。
2003年中信證券上市。2005年,隨着股權分置改革全面鋪開,中國資本市場步入快速發展期。此後,李如成的投資賬本里,除了早期的中信證券、寧波銀行,陸續加入了海通證券、宜科科技、金馬股份等衆多上市公司,涉及各大產業領域。
據北京商報,雅戈爾持有的金融資產市值急速增長,一度超過了200億元。
2007年,是李如成在投資領域的高光時刻。這一年,李如成領導下的雅戈爾拋售了公司持有的中信證券4000多萬股,產生的投資收益超16億元。2007年,雅戈爾的投資收益同比上年暴增51倍至27.54億元。
當時,面對一家財務諮詢機構負責人,雅戈爾創始人李如成難得的喜形於色,“我做了20多年服裝,利潤都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但是投資不一樣,一下子就能賺到30年的錢。”也是在這一年,李如成喊出了“拿着一百億找項目”的口號,同時確立了服裝、地產、投資“三駕馬車”戰略。
五年靠投資淨賺百億
此後,李如成的投資版圖持續擴容,雅戈爾一度參與蘇寧電器、東方電氣等數十家上市公司的定向增發,並投資多個PE(私募股權投資)項目。雅戈爾的投資造富傳奇也延續至今。
在時尚、地產、投資三大業務矩陣中,投資業務仍是雅戈爾的吸金引擎。
儘管雅戈爾特別提及,自2019年起,上述中信股份等金融資產被指定爲“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上述金融資產交易,對上市公司當期利潤表現影響有限。但數據顯示,投資業務撐起了雅戈爾的利潤底盤。
財報顯示,2020年至2024年,雅戈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爲72.36億元、51.27億元、50.68億元、34.34億元、27.67億元。而這其中,雅戈爾的投資業務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約爲46.55億元、18.42億元、21.37億元、20.96億元和22.09億元。
雅戈爾在此次公告中指明出售的中信股份(00267.HK),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僅股票分紅收入就分別爲雅戈爾貢獻了約2.96億元、3.72億元、5.05億元、5.92億元和5.27億元投資收益。在此期間,雅戈爾僅持有中信股份的分紅收益,就達到了約22.92億元。
近五年,雅戈爾在投資業務板塊就淨賺合計達129億元。
可以對比的是,在2020年至2024年,雅戈爾時尚板塊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8.79億元、9.36億元、6.20億元、7.68億元、4.31億元)合計約36億元;房地產板塊(16.57億元、22.89億元、23.01億元、5.74億元、1.54億元)合計約70億元。
尤其是在2024年,國內消費環境充滿挑戰,服裝行業和房地產行業均受到一定衝擊。雅戈爾投資業務實現的歸母淨利潤,一度佔公司總體歸母淨利潤的八成。
另外,2020年至2022年,雅戈爾投資中石油管道有限責任公司(後爲國家管網集團聯合管道有限責任公司)的分紅所得投資收益也合計超過了6億元。
“早有預謀”的退出
“股神”“服裝界巴菲特”的標籤讓李如成自帶資本光環。每年豪氣分紅,也讓投資者們對雅戈爾“不務正業”的故事趨之若鶩。
但事實上,李如成和雅戈爾的管理層曾多次對外強調:多元化業務從未偏離輔助服裝主業的核心邏輯。李如成也無數次拒絕“放棄服裝”的建言,表態要“心無旁騖地把時尚產業做起來”。
對於投資業務的退出,雅戈爾“早有預謀”。
在一篇刊發於2009年的學術研究中,雅戈爾的多名高管在研究訪談中提及,雅戈爾在選擇開拓一個新業務時,除了考慮相關性和吸引力外,還特別強調雅戈爾自身對於相關資產和業務的管理能力,以及新業務本身的變現能力:“房地產是一個類金融的行業,股權投資可以認爲屬於金融行業,兩者的變現能力都比較強,進退比較容易,在資金上可控度較高。”
在2019年,雅戈爾創業四十週年,李如成直言:“要在未來三十年,將雅戈爾打造成一個世界級時尚集團”。同年,雅戈爾公告稱,爲了實現價值最大化目標,未來將進一步聚焦服裝主業的發展,除戰略性投資和繼續履行投資承諾外,將不再開展非主業領域的財務性股權投資,並擇機處置既有財務性股權投資項目。
不過,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的衝擊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雅戈爾的轉型進程。直至2021年以後,雅戈爾才明顯加快財務性投資項目的退出節奏,加速資金回籠。
財報顯示,2022年,雅戈爾退出了國家管網集團等投資項目,收回現金約45億元;2023年,雅戈爾減持或退出百隆東方、美的置業、金田銅業、創業慧康等財務投資項目;2024年,雅戈爾減持或退出三亞長浙等財務投資項目,收回現金約1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雅戈爾同時在加碼時尚產業相關投資項目。2021年,其拿下美國潮牌Undefeated 40%的股權,投資了挪威戶外品牌Helly Hansen;2022年,投資奢侈品牌Alexander Wang;今年1月,又豪擲15億元收購法國童裝屆“愛馬仕”Bonpoint。
無法否認,雅戈爾的投資與地產業務,在過去漫長的發展週期中,爲時尚主業築起了一道堅固護城河。如今,當雅戈爾戰略重心全面迴歸服裝主業,這道資本護城河也完成了它的階段性使命。
然而,失去多元業務的業績支撐後,雅戈爾的時尚主業能否扛起公司業績大旗,成爲亟待解答的關鍵命題。
早在2021年,李如成曾在《致股東信》中坦言,雅戈爾所面臨的變革核心之一,在於對公司多元化產業進行有效整合與取捨,這是“痛苦的抉擇”。
本文源自:時代財經
作者:周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