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可以自己帶回家打 健保11月擴充給付「攜帶式輸注器」

▲中央健保署。(圖/資料照)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健保署今年8月開始執行「門診打抗生素」,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23)日表示,健保署本週即將討論擴充給付「攜帶式輸注器」,病人可以帶回家進行24小時連續滴注,預計11月1日生效。

石崇良說明,過去打抗生素一天要三次,每8小時打一次,所以必須住院,但其實很多病人好好的,在醫院也不知道要幹嘛,現在已經可以在門診打,但要民衆一天來回跑三次,又不太可能,所以需要長效型藥物,長效型針劑出現之後,又發現這些針劑多半屬於後線抗生素,爲了避免造成抗藥性,要改用幫浦的方式。

他進一步說明,最新的幫浦很輕便,病人可以帶回家使用前線抗生素,只要把一天的量一次放進「攜帶式輸注器」,病人在家就可以接受治療,健保預計本週通過共擬會擴充給付,11月1日就開始納入門診抗生素治療之內。

健保署署長陳亮妤表示,「非住院靜脈注射抗菌治療OPAT」是一種有效便利的治療,特別適用於輕至中度感染症,OPAT這樣新模式的治療,可以讓原本需要住院注射抗生素的病人回家治療,增加醫院病牀的有效利用、也增加病人的移動性。

陳亮妤說,此提案是由急診醫學會提出,健保署與國內醫師全聯會、感染醫學會等專業學會共同討論,並於8月生效,目前加入的醫院23家、診所8家,已經完成治療的有215人,醫療院所紛紛反應成效良好,將在本週共擬會討論攜帶式輸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