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聯英魂照初心

坐落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東北烈士紀念館成立於1948年10月10日,是中國共產黨在大城市領導建立的第一座革命類紀念館,現有館藏珍貴文物7201件。自建館以來,推出專題展覽500餘個,舉辦巡迴展覽9500餘次,接待各界觀衆4800餘萬人次。

走進東北烈士紀念館,“黑土英魂——東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烈士事蹟陳列”的金色大字映入眼簾,兩側雕塑羣像展示出烈士們的英勇身姿,他們目光如炬,直面槍林彈雨與敵人搏殺。

跟隨講解員孟嬌走進展館,一個棕色的、留有縫合痕跡的牛皮箱子格外引人注目。“這是韓勇義幫助趙一曼從醫院逃離時使用的皮箱。”孟嬌將趙一曼烈士的英勇事蹟娓娓道來。1935年11月,趙一曼在與敵人的戰鬥中受傷被俘,面對酷刑寧死不屈,在生命垂危時被送進哈爾濱市立醫院監視治療。在醫院,她成功爭取護士韓勇義、看守董憲勳參加反滿抗日鬥爭,二人準備助其逃走,韓勇義將籌備到的經費、藥品藏於這個棕色皮箱中。

1936年6月28日晚,3人按計劃出逃,途中因道路等因素行進緩慢。30日,在距離抗日遊擊區20多裡處被敵人追上,再度被俘,之後被關押在僞滿洲國哈爾濱警察廳拘留所。同年8月2日,趙一曼英勇就義,董憲勳在獄中犧牲,韓勇義被關押一年多後獲釋,隨後一直珍藏皮箱。1984年,韓勇義的家人將皮箱捐獻給東北烈士紀念館。

孟嬌介紹,目前,展覽共突出展示烈士280位,英烈羣體8組,烈士名錄5.6萬位,全面反映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爲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犧牲在東北以及在東北有過重要活動、作出突出貢獻英烈的感人事蹟。

近年來,東北烈士紀念館不斷創新展陳形式,從步入式場景、雕塑、微縮景觀、沙盤,到沉浸式體驗、全息成像等多媒體的運用,使觀衆身臨其境。同時,採用多種技術手段創作一系列紅色新媒體傳播精品,啓迪人們銘記歷史、緬懷英烈。(經濟日報記者 蘇大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