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大學“四鏈融合”鍛造健康中國生力軍
本文轉自:人民網
膠州灣畔,一所肩負時代重託的學府正破浪前行。
直面8500萬殘疾人士、4400萬失能老人及超3億慢性病羣體的生命期盼,迴應國家應對老齡化、擘畫全民健康的殷切呼喚,康復大學——這所由山東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國家衛健委、中國殘聯等多部委與青島市合力託舉的新型研究型大學,正以國家戰略磅礴落筆,作答關乎未來的健康之問。
“康復這個詞彙,微觀上可以理解爲是一個學科專業概念,對照的是臨牀醫學,護理醫學,基礎醫學,預防醫學等,康復醫學是追求最佳醫療結局。而康復大學的康復,康是健康的康,復是復興的復,意思是健康復興、健康促進的意思,是社會發展的含義。”中國工程院院士、校長董爾丹提到。建於青島的康復大學,以創新爲內核,深度融合多元學科。它開創性地織就了“康復+”學科網絡,將醫學、理學、工學等六大門類深度鏈接,鍛造出康復治療技術、生命與健康科學等五大專業集羣。
師資與科研實力是康復大學的“硬核底色”。專任教師博士佔比100%,院士、國家傑青等頂尖人才佔比超1/5。今年5月,康復大學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院長劉健康當選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學校引進新西蘭皇家科學院、工程院院士謝勝泉教授,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才藤榮一教授等擔任學科負責人、學術帶頭人,澎湃的創新動能在此奔涌不息。今年,全國七省400餘名本科生將在這裡開啓全新的求學生涯。
坐擁“熱帶雨林式”的科創環境,向全球“卡脖子”技術發起衝鋒。根植青島高新區1000多家生命健康企業構築的產業沃土,康復大學與海爾、海信、嶗山實驗室等頭部資源深度對話,着力破解全球康復領域的技術瓶頸,精心培育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四鏈融合”的繁茂生態。
康大青年,鋒芒初顯,康復大學與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等國內外頂尖學校及科研院所新近簽署的戰略協議,爲學子們的成長和科研開拓了更宏闊的天地。在“三制三化三融合”的創新體系下,入學僅半年,學子們便在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勇奪國際一等獎,聯培研究生在山東生物醫學工程大會摘得論文特等獎。
黃海潮聲雄渾,日夜應和康復大學奮進的脈搏。英才學子在此成長、紮根,肩負家國厚望,以科創爲引,智慧爲柴,點燃全民康養的燎原之火,必將匯聚成“健康中國”的璀璨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