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鍛造“火力鐵拳”
“長點射,放!”夏日,第81集團軍某旅組織高炮分隊防空訓練。隨着火舌噴涌,目標被成功摧毀。
訓練間隙,官兵圍繞戰法訓法成果展開討論。雷達站長提出,目標靶機不停變換飛行軌跡並釋放電磁干擾,正是他們及時發揮雷達作爲高炮“眼睛”的作用,成功預測目標靶機機動路線,纔將其牢牢捕獲。而炮班長認爲,命中目標主要是因爲炮班快速反應、精準射擊。特別是當目標靶機利用雲層規避搜索時,炮班利用瞄準具進行跟蹤,短時間內完成重新捕獲,保證了有效射擊。
正當大家討論之際,防空警報突然響起,官兵迅速重返戰位。針對雙方討論焦點,指揮員臨機設置雷達搜索模塊故障、高炮遭“敵”打擊損毀、通信網絡遭“敵”強電磁干擾等多種特情。
這一次,沒有雷達鎖定引導,炮班沒摸着目標的影子;高炮被“毀”,雷達沒了火力掩護、自身難保……各作戰單元缺少相互支援,官兵手忙腳亂,最終敗下陣來。
“戰場意識缺乏,特情處置能力有待加強”“平時協同訓練不深入,特情一多就打亂仗”……訓練結束,覆盤檢討會隨即展開,官兵從多方面分析問題、查找原因。
“防空作戰講究衆人一杆槍,每個戰位、每個人都不可或缺,都連着戰鬥力!”此事很快被該旅領導知曉,隨後的黨委議戰議訓會上,一班人一致認爲,現代戰爭是體系與體系的對抗,人員裝備都只是戰鬥力鏈條上的一環,環環相扣纔會產生合力,相互協作才能制勝打贏。
對此,他們舉一反三,深入查找部隊存在的類似現象。導彈分隊與高炮分隊信息共享不暢、導彈號手協同配合不緊密、支援保障單元與火力單元戰場銜接不及時等問題,被逐一檢視剖析。
爲提升部隊協同作戰能力,該旅打出一套“組合拳”:採取技術原理互教、作戰場景互換、指揮席位輪崗等方式,增進各專業相互間瞭解,提升協同作戰耦合度;常態組織協同訓練,通過設置指揮中斷、炮手傷亡等臨機特情,錘鍊各專業極端條件下應急協同能力;建立訓練雙向講評機制,按照彼此對照、逐個講評的方式,查找補齊能力短板,打通各作戰單元協同鏈路。
融爲一體鍛造“火力鐵拳”。前不久,該旅組織新一輪對抗訓練。面對來襲“敵”機,高炮分隊官兵分工合理、配合默契、忙而不亂。隨着火舌劃破長空,目標被精準命中,戰鬥用時較以往進一步縮短。(果志雄 解放軍報特約通訊員 楊興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