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廣東·遇“鑑”鄉村之美主題活動:南沙“百千萬工程”交階段答卷

7月4日,“看廣東·遇‘鑑’鄉村之美(南沙站)”主題新聞發佈活動在廣州南沙舉辦,活動主要介紹了南沙“百千萬工程”進展情況及其典型村建設和發展成果及未來規劃。

自實施“百千萬工程”以來,南沙堅持實體經濟爲本、製造業當家,3年來實有企業增長超3萬家,實際使用外資220.6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300億元。同時,南沙注重發展現代都市農業,獲評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範區、大灣區菜籃子保供基地等多個國家級榮譽。

據瞭解,南沙農業對外開放合作實驗區圍繞農業技術、農業產品、農業貿易、農業文化進行試驗區建設。南沙區農業農村局長王青峰表示,以種業創新爲引領培育出百億級生豬企業,構建水產“種苗+健康養殖+加工銷售”和生豬“基因育種-養殖-預製菜加工”的一體化產業鏈,並依託南沙港樞紐和政策紅利形成“進原料-出產品-出標準”體系。

記者隨發佈活動走訪了明珠現代都市農業實驗園,其副總經理葉燕婷表示,園區開發共享菜地項目,土地產值提升超60倍,還計劃將園區拳頭產品優質藍莓銷往香港。在實地考察中瞭解到,除種植業,南沙還將人工智能融入漁業養殖,實現智能監管、精準投喂、環境調控等高效養殖功能,確保多種魚類高質高產。據悉,南沙農業面積達32萬畝,其中用於種植有23萬畝,水產養殖9萬畝,農業總產值115億元。

近3年,南沙還着重鎮街擴權賦能改革,在招商引資、土地開發利用、公共基礎設施等方面賦予鎮街超20項權限。目前,南沙全部6個鎮入選省“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其中5個入選賽迪2025鎮域經濟全國500強。大崗鎮入選省按照小城市標準規劃建設的中心鎮試點。

大崗鎮黨委書記龍成勇表示,大崗鎮作爲南沙區的工業老鎮和產業大鎮,已建成並備有28萬平方米高標準廠房,未來三年將新增1500畝土地和70萬平方米高標準廠房。去年以來,大崗鎮引進65家優質企業,80%以上爲專精特新或高新技術企業,其中百億級TCL空調項目將實現當年拿地、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當年入統的速度。同時,依託本地特色,發展鄉村旅遊和特色農產品,提升全鎮農產品及餐飲、文旅等收入。大崗鎮副鎮長肖頌玥介紹,“我們專門成立了大崗先進製造園區指揮部,由相關涉企職能部門參與,要求相關部門在三日內回覆企業訴求,助力企業進一步發展”。

在現代都市農業和典型鎮建設外,南沙還聚焦先進製造業。在中郵信源物流的智能分揀車間內,中郵廣東信源物流設備有限公司研發部總監劉思琳向媒體演示設備運行,“移動分揀車系統能將農產品分揀效率提升20%-30%。”據介紹,其落戶大崗先進製造園後,產品已服務順豐、京東等企業。

南沙產業園管理局副局長伍洋指出,南沙以慶盛、萬頃沙、大崗等六大重點園區爲主戰場,今年計劃整備98宗、約6816畝“熟地”推進南沙產業轉型,助力未來發展。

南沙城鄉面貌在三年間顯著變化。蕉門河、上橫瀝等5個河湖成爲省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20公里海岸線成爲市民休閒勝地。大灣區30分鐘生活交通圈進一步完善,中大附屬第一醫院等大批頂尖醫療機構在南沙共同打造了大灣區30分鐘救治圈。

(中國日報社廣東記者站 邱銓林|關景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