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烏克蘭陷「對美困境」 臺灣學者:更可體認天助自助者
美國總統川普(右)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路透資料照片)
川普2.0上任滿月,各方陸續觀察川普重返白宮後的佈局,尤其近期對俄烏戰爭的發言更引發關注。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指出,川普認爲烏克蘭耗費美國太多資源,所以亟欲結束俄烏戰事;回頭看烏克蘭的對美困境,再反思美國對中華民國的承諾,就更應該相信天助自助者。
黃奎博分析,川普因爲美國在過去三年投入大量資源援烏,看不到結束的盡頭,所以急欲實現俄烏衝突在他上任不久就會結束的承諾。另外,他認爲烏克蘭耗費美國太多資源,所以要求烏克蘭先拿後付「保護費」。
他指出,從川普第一任時將美軍從敘利亞北部撤出,讓想要獨立建國的庫德族單獨面對步步進逼的土耳其,到拜登政府撤出維護阿富汗基本秩序的美軍,再到當前的美烏「談判」,不得不讓人想到川普第二任期的臺海會是怎樣的局面。
黃奎博提醒,民進黨及其政府希望臺灣民衆不要疑美,從根本上而言,如果國內政黨之間都可互相猜疑,民衆要懷疑一個外國政府的對臺承諾,至少在邏輯上都還說得過去。
他強調,看到當前烏克蘭的「對美困境」,臺灣各界的危機感似有上升之勢,連之前強烈反對疑美的人士的聲浪都明顯小了許多,反思美國對中華民國的承諾,應該更加相信天助自助者,而且只做對美關係、不做兩岸關係,對臺澎金馬的安全前景並無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