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美論再起?學者籲藍凸顯「知美」助臺脫困

受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衝擊,臺股4月7日終場以19232.35點,下跌2065.87點作收,全球股民一片哀嚎(圖/黃耀徵攝)

川普政府宣佈對臺課徵32%的對等關稅,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呼籲賴清德總統,在關稅問題釐清前,應先下令停止包括臺積電、聯電及相關產業鏈的一切投資,作爲爭取與川普政府溝通談判的籌碼,讓外媒好奇,臺灣「疑美論」是否將伴隨美國發動對臺關稅戰而再起。

學者分析,賴總統已表明臺灣無計劃採關稅報復,企業對美國的投資承諾,若符國家利益不會有任何改變,談判關稅也可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零關稅」起談,形同否決「以戰逼和」建議。問題是,川普真正要的是製造業、高科技業重回美國,「零關稅」只能視爲談判「基本門票」,當民進黨定調不準疑美,手中籌碼又有限,國民黨有必要彰顯「更知美」,讓民衆反思盲從是否有用,或許才更有利於助臺脫困。

政院4月4日針對美國對等關稅,召開記者會宣佈應變方案,不過,在野黨質疑方案內容多是「新瓶裝舊酒」,擔心對受衝擊產業及勞工幫助有限(圖/行政院提供)

據瞭解,藍營研判,賴總統爲確保永續執政,將堅持抗中保臺路線,即使關稅戰來襲,行政團隊挨批應對無準備、進退慢半拍,但面對未來全球市場將可能被切割爲以美、中爲首的兩大共同市場,賴政府既然要抗中,臨時轉向大陸主導區域市場可能性爲零,民進黨也會將大罷免推到「極致」,不可能因關稅戰而退讓,爲確保執政,即使零關稅恐重傷本土農工企業,綠營應會堅定撲滅「疑美論」,國民黨若無法突出比執政黨「更知美」,用論述說服選民,切出與民進黨「品牌差異」,欲重返執政將更難,

何志勇分析,川普任期內要解決的重中之重,是美國經濟,而非國際關係,川普2.0處理兩岸關係也勢必不出川普1.0的「範疇」,在此之下,臺海若動盪,美國不可能出兵,臺灣只能靠自己,圖爲國軍實彈砲火操演(圖/軍聞社提供)

專攻「美國研究」的清大助理教授何志勇說,要與美國打交道,必須要先了解美國人的個性,美國自詡「天選之人」,成爲支撐川普強調「美國必須再次偉大」的立論基礎,歷任美國總統宣誓就職,都手按聖經而非憲法,原因在此。此外,美國人崇尚西部電影主角的冒險精神,對敢據理力爭不屈從者,反更尊敬,曾與美方談判的企業也知道,談判若一味屈從,很難有好結果。

他分析,美國祭出對等關稅,目標就是逼各國談判,不僅要產業重回美國,各國也不準再對美有貿易逆差,臺灣以外貿爲主,形同腹背受敵,此刻必須認真研究,美國要求能否照單全收?若不能,應儘速設法結合其他市場,以免犧牲本土產業、重創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