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藍框就能停 北市12區試辦機車重機共用車格
逸仙路上的試辦共用停車隔,已有黃牌重機停放。記者邱書昱/攝影
臺北市大型重型機車數量約3萬多輛,爲了提供大型重型機車族路外停車需求,北市今起推出2.0試辦計劃,採機車格與重型機車共用停放,在全市12區共1054格使用。停管處說明,收費方式爲單次40元,現地可停放車格會繪製藍色外框,並以新式牌面提醒駕駛。
停管處企劃科長樑力元說,北市在民國105年推出重型機車可停放於6乘2公尺的汽車格,當初規畫共54格,原先計劃一個車格內可以停放兩輛重機,但事後統計,經常一格僅一輛重機,也造成與汽車駕駛爭車位的狀況。
樑力元說,在去年上旬試辦2處、共計18格,2.5公尺乘1公尺斜向大型重機專用格位。由於畫設專用車格等同排擠其他停車空間,不少里長也會反對,加上試辦過後發現,牌面不清楚、機車格難以分辨,導致使用率僅有0.08%,因此纔會再推行2.0計劃。
他說,雖然1.0計劃使用率低,卻也從數據分析出,臺北市路邊停車需求的重型機車多以黃牌居多,又以通勤方便,能騎快速道路的族羣爲主。因此2.0計劃,就是在西門商圈等12行政區14處的商辦大樓、學校等鬧區,繪製約1054格機車格位。
樑力元說,2.0計劃是以重型機車採斜停2機車停車格,並且新增新式車牌、標字和地面繪製藍框設計,並以每次40元計價,盼能提高車格的自由度、使用率。計劃從即日起實施,最長爲期六個月,後續收集數據彙整結案報告。
此外,樑力元補充,2.0計劃的設置點同時也會覆蓋原選定1.0的位置,以利局處能夠進行相關比對調整,而重型機車也還是能夠停在汽車格內。他也說,若試辦計劃使用率高,未來會研議擴大實施。
共用車格現地有新式牌面及繪藍色框格。記者邱書昱/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