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他寫出光 獲臺灣房屋親情文學獎首獎

第五屆臺灣房屋親情文學獎今天舉行頒獎典禮,首獎得主是遊世民(中),由臺灣房屋集團副總裁周鶴鳴(右)頒獎。記者何定照/攝影

第五屆臺灣房屋親情文學獎今天舉行頒獎典禮,本屆以「燈光下的故事」爲主題,首獎得主遊世民以「十四歲的雄獅」獲獎。遊世民致詞時表示,很慶幸跳脫視障環境,在寫作老師指導下第二次對外投稿就獲獎,「寫作讓我堅強,也終於體會當年父親心情。」

臺灣房屋集團副總裁周鶴鳴致詞表示,本屆共893篇來稿他幾乎都看過,可說篇篇佳作,首獎更讓他想到學生時代讀的朱自清散文「背影」,重新感受到當年父親的關懷。他期待臺灣房屋透過舉辦親情文學獎,爲今年這特別動盪的社會帶來一絲溫暖與和諧,與聯合報一起收集更多更好更感人的故事,將溫暖送到每人內心。

聯合報副社長蕭衡倩表示,她每年看臺灣房屋親情文學獎,發現素人蔘賽者越來越多,代表這文學獎歷年累積出來的品牌價值。她說聯合報系近來舉辦的畫展主角透納是光的代表,本次文學獎作品也有車燈、路燈等各種光,作者也都在書寫中找到人生裡新的光線,得到痊癒、救贖或和解,「聯合報和臺灣房屋也希望成爲大家腳前的燈、路上的光。」

評審委員代表廖玉蕙表示,臺灣房屋親情文學獎可說她每年擔任衆多文學獎評審中最愉快的經驗,因爲作品都短小精幹容易閱讀,且情感動人、直指核心。

她說,然而作品雖短,其實就像書法,短更難寫。廖玉蕙透露,入選訣竅包括文字自然家常,避免文藝腔太重;語言要新鮮,別太刻意用成語,但也別失去美感;以及在無限中掌握有限。以這次來說,要掌握有限的命題如親情與光。她也盛讚本屆首獎很動人,用雄獅作爲父親象徵,展現自己成長曆程,表達父子彼此不和諧但又相互深愛的對白與畫面很傳神。

遊世民致詞時先幽默表示,得知獲獎時跟太太說自己好像得首獎,太太說怎麼可能,讓看不見的他都能想像太太一定滿臉「騙肖」表情,還自嘲一定是因爲又寫路燈又寫車燈、燈數最多獲獎。

遊世民隨後說,他講這些,是因爲怕大家因爲他是身障者而拘束,才說笑讓大家輕鬆點。他感謝兩位教他寫作的老師,讓他跳脫視障環境,開始對外投稿。去年他首次投親情文學獎,覺得最難的是控制情緒,「我寫作時情緒經常崩潰,體會到寫作需要堅強」;但他今年寫這篇對四十多年前父親的回憶,從之前一直無法體會父親心情,到寫完時終於好像讀懂,「原來寫作會讓人變得堅強」。

本屆臺灣房屋親情文學獎獲獎者另有二獎林爭易「追星星的人」,評審許悔之贊該文將聽演唱會的「應援棒」成爲標示姊妹情誼的地標,寫得熱力真切;三獎劉秀玉「爐火不能熄」,評審劉克襄指該作描述三名七旬姊妹透過製作傳統蘿蔔糕,實踐生活的大夢,甚至焚燒舊琴以炊煮理想中的蘿蔔糕,令人震懾。另有12名佳作得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