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電廠 臺中后里圳啓用地下化小水力發電設施

地下化渦輪式發電設備。(李京升攝)

臺中市后里圳地下化小水力發電設施30日啓用。(李京升攝)

臺中市后里圳地下化小水力發電設施30日啓用,利用水流高低落差推動渦輪機,每年可發電約36萬度,這座「看不見的電廠」不影響灌溉功能,還能增加穩定綠能供給。

爲了更有效運用既有水利設施,農田水利署推動能源轉型,讓引水發電可以跟灌溉系統並存,甚至地下化運作。臺中市后里圳就成了最新示範點,農田水利署在後裡圳幹線設置地下化小水力發電設備,今日正式啓用。

市府經發局去年2月已覈准后里圳幹線小水力發電的土地容許申請案,如今順利落地,由恆水綠電公司建置,公司執行長鄒飛逯說,這套地下化渦輪式發電設備就像是「隱形電廠」,看不見卻能源源不絕地供電。

這套系統利用水流的高低落差推動渦輪機產生電力,每年可提供大約36萬度電,不會影響原本灌溉功能,卻能爲臺中多添一股穩定的綠能供給,展現農業水利設施多元利用的成果。

今天啓用典禮,由經濟部能源署、農田水利署、后里地區農會等單位共同參與,現場近百人到場見證。農田水利署長蔡升甫親自剪綵,並帶領大家參觀設施運作模式與未來發展方向,強調這是再生能源多元發展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