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航46年 桃機三航廈北廊廳 下半年啓用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北登機廊廳今年下半年啓用,預估1年旅客服務量約580萬人次。(桃機公司提供/蔡明亙臺北傳真)
桃園機場26日迎來開航46週年,累計服務旅客突破8億6000萬人次,斥資1283億元打造的第三航廈,預計2027年啓動試營運,其中北登機廊廳今年下半年將率先啓用,有8個靠站停機位投入服務,桃機公司預估,北廊廳年旅客服務量可達580萬人次。
桃機公司回顧,1979年開航時僅有1條跑道與1座航廈,46年來已屬於年旅運量4000萬以上的大聯盟等級機場,自開航首年404萬成長至2019年最高4868萬人次,去年也達4492萬人次,疫後國際航空復甦力道強勁,旅客量恢復9成。
桃機第三航廈計劃2015年啓動,興建21個靠站機位、6個遠端機位、航廈、機坪、滑行道及辦公大樓等,屋頂面積相當3座大巨蛋,爲目前全臺規模最大的單一量體公共工程,三航主體與南登機廊廳預計2027年下半年啓用,將由中華航空、長榮航空及星宇航空進駐,航線以東北亞、東南亞、北美及紐澳爲主,屆時三航1年旅客量可達2000萬人次。
桃機公司表示,今年下半年將以啓用第三航廈北登機廊廳作爲里程碑,該廳配置8個適用於雙走道客機的靠站停機位,啓用後可減少遠端機坪接駁使用率達70%,降低旅客需搭接駁車上下飛機情形。
不過屆時北廊廳啓用後,因航廈主體施作中,旅客仍需先從第二航廈完成報到,再到北廊廳登機,3樓出發層與4樓抵達層皆有電動走道,旅客自二航步行到最遠登機口約15分鐘,也備有接駁車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而228連假將至,桃園機場預估總疏運量約69萬人次,出境高峰爲27、28日。桃機提醒旅客,提早抵達機場辦理報到手續,善用網路辦理報到,預先確認安檢注意事項,多加搭乘機場捷運及客運巴士等公共運輸往來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