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優勢領域 淘寶京東調整買菜業務

中國商報(記者 蔣永霞)當前,淘寶、京東兩家電商平臺的買菜業務都進入了調整期,它們開始認真謀劃自己的未來。

近日,有消息稱,阿里旗下社區團購業務淘寶買菜發佈公告,宣佈全國範圍內停止次日自提服務,並下線多個城市的自提點,業務重心全面轉向“淘寶買菜—農場直髮”頻道,以快遞到家模式替代原有的本地供應鏈次日自提服務。

業內人士認爲,淘寶買菜從依賴本地化團長網絡和即時性消費的社區團購,轉向依託產地直供的電商模式,或許是其認爲社區團購的“本地化運營”模式難以形成長期競爭力,選擇迴歸電商主業。平臺開始在商品豐富度、履約效率、成本控制之間尋找平衡。

事實上,淘寶買菜的調整的確是在迴歸電商的平臺運營模式。據知情人士透露,調整後,淘寶買菜不再做自營業務,而是轉爲第三方運營的平臺模式,這是淘寶擅長的領域。以自己擅長的方式經營買菜業務,是淘寶找到的新出路。

同一時期,有媒體注意到,京東App首頁自營秒送專區的“京東買菜”入口已更名爲“京東七鮮”。對於上述變化,京東相關負責人迴應稱,此次更名是基於京東七鮮與京東買菜的融合完成,並對商品和服務進行了全面升級。完成融合後的京東七鮮,將持續爲消費者提供更優質且低價的商品、更高效快捷的配送服務。

據悉,京東買菜是線上即時配送的前置倉模式,如今融入京東七鮮,推行“前置倉+門店”模式。業內人士認爲,前置倉並不是京東的優勢所在,此次京東買菜併入京東七鮮,將七鮮門店優勢發揮出來,實現優勢互補,爲其加速搶佔市場增添更多助力。

一個停止自提業務專注快遞到家,一個從前置倉轉爲店倉結合模式,儘管淘寶和京東對買菜業務的調整方向不同,但它們有着相同的思路——聚焦自己的優勢領域。衆所周知,淘寶和京東加碼買菜業務初期,更多的是模仿、追趕,以此來阻擊競爭對手。如今,隨着業務的發展與市場變化,它們不再專注於同質化競爭,而是尋求差異化優勢。

事實上,淘寶買菜和京東買菜的調整也與行業發展有關。隨着市場變化,行業其他參與者的買菜業務也在不斷調整。

2023年年底,美團旗下自營零售品牌“美團買菜”升級爲全新品牌“小象超市”。“小象超市”堅持美團自營零售模式,通過在社區設立的集存儲、分揀、配送於一體的便民服務站,爲社區居民提供生鮮食雜日用及配送服務,定位爲“30分鐘快送超市”。美團買菜轉爲超市的考慮是即時零售需求旺盛,對商品豐富性提出新要求。

當前,即時零售市場加速分化,頭部平臺逐步從早期的規模擴張轉向差異化競爭,行業競爭核心從“速度優先”升級爲“效率驅動”。淘寶和京東在生鮮賽道轉向“理性深耕”,通過迴歸核心能力構建競爭壁壘,或推動行業進入效率驅動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