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職週年談話 總統:成立主權基金 強調經濟要有三個「兼顧」
賴清德總統昨天發表就職週年談話。聯合報系資料照
賴清德總統昨(20)日發表就職週年談話,宣佈臺灣將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投資平臺,現在是非常理想的時刻」;提到財經政策,他表示臺灣經濟要有三個「兼顧」,兼顧出口與內需、科研與傳產、軟體與製造。
賴總統昨日就職滿一週年,於總統府發表談話,回顧一年來的國際經貿政策,並談及經濟發展策略、能源政策、臺美談判等。
賴總統就職週年談話重點
賴總統指出,臺灣的經濟路線很清楚,會以市場爲導向,與更多民主自由國家市場連結。他認爲,臺灣的經濟體質必須調整,有三個兼顧:要兼具出口導向與擴大內需,兼顧科技研發實力與傳統產業升級,兼備強化軟體發展與生產製造。
賴總統表示,臺灣要繼續發揮優勢,吸引國際廠商來臺投資合作。這幾年來,美商英特格高雄新廠、美光臺中四廠,以及Google在臺灣設立的海外最大研發中心,都陸續啓用。
此外,超微、輝達和美國雲端運算大廠持續佈局臺灣,輝達19日也宣佈將在臺灣設立海外總部。透過這些跨國合作,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參與國際研發,將打造臺灣成爲更堅韌的經濟體。
賴總統提到,未來政府將成立推升臺灣經濟發展動能的基金。對外要放眼全球,投資國際市場,政府將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投資平臺,充分運用臺灣產業優勢,由政府主導,協同民間企業的力量,佈局全球,連結AI時代的主要目標市場。
對內則要深耕在地供應鏈,強化產業因應變局能力,政府將提升國發基金功能,達到產業再造的目標,協助國內產業及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鞏固國內產業的根基。
媒體提問,政府爲何認爲現在是成立主權基金的好時機、未來是否用於對美投資?賴總統表示,政府現在提出主權基金規劃,是基於國際經濟戰略佈局,考慮到前瞻性、變化性,並考慮國內產業在全球佈局,現在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時刻,纔會提出來因應整個國際經濟情勢變化。主權基金功能主要是對外投資,未來將提出立法,希望能獲朝野支持。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政府將打造國家級投資平臺,由政府主導協助國內產業在全球佈局,行政院將請國發會、央行以及財經部會,共同列出具前瞻性及必要性的專案及立法規劃,研議後續推動與進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