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五年!盧偉冰放話:小米空調業務要做到中國市場前2;華爲「截胡」蘋果:將在9月4日發佈新款三摺疊;美團將於年底全面取消超時扣款丨雷峰早報

要聞提示

1.14名“內鬼”侵犯華爲海思芯片技術,技術價值3.17億元,已被判刑

2.華爲“截胡”蘋果:將在9月4日發佈新款三摺疊,掀起三摺疊與超薄PK

3.比亞迪起訴坦克品牌CEO:後者目前處於失聯狀態,或與內部反腐有關

4.小米盧偉冰:目標2030年進入大家電頭部品牌,空調業務做到中國市場前2

5.美團Q2營銷費用環比猛增44.8%,京東Q2營銷費用也大幅增長,受新業務推廣影響

6.芯片企業寒武紀盤中股價超越貴州茅臺,一度成爲 A 股新股王

7.Meta9月將推新款Ray-Ban AI眼鏡,藍思科技獨家供應核心部件

8.突破歷史:OpenAI或將員工股權交易規模擴大至80億美元

今日頭條

14名“內鬼”侵犯華爲海思芯片技術,技術價值3.17億元,已被判刑

據《檢察日報》8月27日報道,最高人民檢察院知識產權檢察廳指導上海市檢察機關辦理的“尊湃侵犯華爲海思芯片技術商業秘密案”已於7月28日由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14名被告均未上訴,判決已生效。該案中被非法獲取的技術信息估值高達3.17億元。

案情顯示,涉案人張某曾任海思射頻芯片開發部門負責人,離職後創立尊湃通訊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他誘導其團隊和前海思員工,以高薪、股權等方式招人跳槽,離職前後通過截屏、抄錄、微信傳輸等方式非法獲取海思核心Wi‑Fi芯片技術。該技術涉及40項核心要點,與華爲商業秘密內容實質性同一,超過90%重合率。

法院依照“侵犯商業秘密罪”對14名被告進行量刑判決。其中,主犯張某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並處罰金300萬元;周某甲、劉某、周某乙、顧某被判處5年至3年不等,並處以120萬至150萬不等罰金;其餘9人則獲得緩刑,罰金從20萬至100萬不等。 (AI普瑞斯)

國內資訊

華爲“截胡”蘋果:將在9月4日發佈新款三摺疊,掀起三摺疊與超薄PK

8月27日凌晨,蘋果正式公佈媒體邀請函,顯示將從太平洋時間9月9日上午10點、即美東時間9日下午1點開始,在加州庫比蒂諾的蘋果園區舉行發佈會。蘋果公衆號也發佈文章,將於北京時間9月10日凌晨1點整開始舉行發佈會。據報道,蘋果將發佈iPhone 17系列:依然是4款機型,標準版iPhone 17、iPhone 17 Pro、iPhone 17 Pro Max,以及全新的iPhone 17 Air,Plus機型被超薄的iPhone 17 Air取代。

8月27日上午9:30左右,華爲宣佈將在9月4日14:30舉辦華爲Mate XTs非凡大師新品發佈會,發佈新款三摺疊。餘承東在視頻裡也劇透了新款三摺疊的形態。

據悉,華爲與蘋果兩家發佈會曾多次撞檔。Pura80系列新品發佈會今年6月11日舉行。而蘋果WWDC開發者大會定檔在6月10日。去年北京時間9月10日凌晨1點,蘋果2024秋季發佈會如約而至,共三種新品亮相:4款iPhone,2款Apple Watch,3款AirPods。同一天,去年的9月10日14:30,華爲見非凡品牌盛典及鴻蒙智行新品發佈會,餘承東宣佈推出華爲首款三摺疊屏手機Mate XT非凡大師。

同一天的兩場產品發佈,被稱爲手機界的巔峰對決;而這次華爲搶先蘋果發佈,一是“截胡”,二是兩家技術路線的博弈:華爲以三摺疊屏挑戰手機產品創新,蘋果則用 iPhone 17 Air 的 5.5 毫米超薄機身力求重塑直板機標杆。屆時,兩大產品形態將掀起新的購機潮,並展開PK。(超角度)

比亞迪起訴坦克品牌CEO:後者目前處於失聯狀態,或與內部反腐有關

8月27日消息,根據人民法院公告網於2025年8月6日發佈的公告,比亞迪起訴坦克品牌CEO。比亞迪已就網絡侵權責任糾紛對常堯提起訴訟,案號爲(2025)京0491民初7591號。由於無法聯繫到常堯本人,法院已啓動公告送達程序,並將於9月下旬開庭審理。多方猜測,常堯即坦克品牌CEO,目前已處於失聯狀態。目前,比亞迪起訴常堯網絡侵權責任糾紛的具體原因尚未明晰。由於常堯沒有開通社交媒體賬號,“網絡侵權責任糾紛”的具體指向更是引發外界諸多猜測。

公開資料顯示,常堯於2005年本科畢業於約克大學。2022年,擔任長城汽車用戶運營高級總監,負責坦克品牌的用戶運營工作。此後職業發展一路高升,2024年4月,升任坦克品牌副總經理,分管長城汽車的用戶運營中臺。到了2025年5月,常堯更是晉升爲坦克品牌CEO 。

然而,在常堯履新不久,就有消息傳出其處於失聯狀態(常堯朋友圈的更新時間定格在了6月24號),知情人士透露,其失聯可能與長城汽車近期開展的內部反腐行動有關。(快科技)

小米盧偉冰:目標2030年進入大家電頭部品牌,空調業務做到中國市場前2

8月27日,小米集團合夥人、總裁,手機部總裁,小米品牌總經理盧偉冰發文稱,小米Q2科技家電收入增速66%,其中空調增速60%。這段時間,跟團隊一起討論大家電未來5年的戰略,再次明確了2030年進入大家電頭部品牌的目標,空調業務做到中國市場前2。

據此前報道,對於近期業界“空調價格戰”,盧偉冰曾在8月23日表示,沒想到行業老大哥們對小米這麼重視,下起手來還非常的重。但即便如此,小米家電業務依然保持猛增的勢頭,第二季度大家電的收入同比增長66.2%,預計空調出貨量超過540萬臺,同比增長超過60%,創歷史新高。

盧偉冰還表示:“有些廠商特別看重競爭,但小米更看重成長性。上半年空調線上前十品牌中,小米是唯一量價齊升的品牌”。盧偉冰還在今年 6 月表示,“成熟板結”對家電行業來說,其實是一個並不真實的刻板印象,在小米看來,家電行業創新成長的絕佳時機,正是當下。從傳統家電,走向智能科技家電,這個行業正在形成全新的藍海。(IT之家)

美團Q2營銷費用環比猛增44.8%,京東Q2營銷費用也大幅增長,受新業務推廣影響

8月27日,美團發佈二季度財報顯示,營收918.4億元人民幣,預估936.9億元人民幣;第二季度調整後淨利潤14.9億元人民幣,預估98.5億元人民幣。財報中顯示,銷售及營銷開支由2025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156億元增加44.8%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幣225億元,佔收入百分比由18.0%環比增加6.5個百分點至24.5%。財報中介紹,金額及佔收入百分比的增加主要由於業務發展以及爲應對外賣及即時零售業務的激烈競爭而不斷調整的業務策略導致推廣、廣告及用戶激勵的開支增加。

京東的二季度財報也顯示,其淨利潤出現下滑,營銷費用大幅增長,主要受新業務推廣的影響。2025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170.68億元,2025年第二季度稅後利潤爲179.88億元 ,但新業務板塊經營虧損擴大,從去年同期的7億元急劇擴大至148億元,對整體利潤造成拖累。2025年第二季度營銷支出達到270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19億元大幅攀升127.6%,營銷費用率也從去年同期的4.1%升至7.6%。京東方面表示,該增加主要是由於用於新業務推廣活動的支出增加。(鞭牛士)

芯片企業寒武紀盤中股價超越貴州茅臺,一度成爲 A 股新股王

8月27日,芯片企業寒武紀盤中最高衝至1464.98元/股,短暫超越股王貴州茅臺的1460.66元,一度成爲A股新股王。目前寒武紀股價又有所回落,茅臺又重登股王寶座。

2020年上市首日,寒武紀股價翻倍上漲,股價站上200元/股,不過,2021年寒武紀股價一度跌至100元/股以下。2024年起,寒武紀股價開始波動上漲。2024年6月,寒武紀股價在200元/股左右,當年年末漲至600元/股左右。近期寒武紀股價漲勢也甚猛。7月25日至8月26日,寒武紀股價累計上漲121.42%,8月22日,寒武紀股價突破1000元/股,市值突破5000億元,8月26日收盤股價則爲1329元/股。

寒武紀8月26日晚發佈了2025年半年度報告,交出其歷史最佳“成績單”。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28.81億元,同比增長4347.82%;淨利潤10.38億元,一舉扭轉多年虧損局面。事實上,自2024年第四季度首度實現單季盈利以來,寒武紀業績持續爆發,2025年一季度淨利潤已達3.55億元。(IT之家)

嵐圖高管揭秘新能源車內卷真相:5%利潤率成行業生死線

嵐圖汽車首席運營官蔣燾日前在接受採訪時指出,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已遠不止於表面上的價格戰,更深層的問題是整個產業利潤率普遍偏低,平均僅在5%左右徘徊。“即便像嵐圖這樣經營狀況相對較好的企業,也面臨巨大壓力,”蔣燾坦言,“一旦戰略出現細微偏差,就可能引發重大風險。”

這一現狀已引起國家層面高度重視。今年七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堅決遏制非理性競爭,通過成本調查、價格監測、生產一致性檢查等綜合手段規範市場秩序,並督促車企切實縮短對供應商的付款週期。

蔣燾表示,政策效果正在顯現。例如國家要求車企對供應商付款賬期不得超過60天,而嵐圖早已執行這一標準。他指出,整車企業離不開供應鏈的技術支持,若因拖延賬期導致供應商虧損,則整個行業創新與發展將難以爲繼。(大象新聞)(關注新能源汽車行業更多“真實面”,歡迎添加微信(XY8899672)交流。)

小米正式官宣:澎湃OS 3有一場單獨發佈會,盧偉冰稱目標是把系統做“順”

8月27日,小米正式官宣,小米澎湃OS 3發佈會定檔8月28日。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微博發文表示,小米澎湃OS 3是一個新起點,把系統做“順”,就是我們的目標。

盧偉冰稱,小米組建了最強的產品、研發、測試、質量、市場聯合團隊,掃描了8萬多條用戶反饋把高頻場景和技術難點做篩選,然後成立了由3000多位工程師組成的“體驗專項小組”,逐項打磨。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小米時隔多年再次迴歸系統單獨發佈節奏。有行業分析師稱這標誌着小米進一步提升對OS的戰略重視程度。

根據此前爆料,外觀層面,UI設計引入了“液態玻璃”動態效果,界面元素的過渡更加自然流暢,全局主題一致性顯著提升。在功能創新上,澎湃OS 3帶來了類似蘋果“靈動島”的交互設計。此外,該懸浮信息顯示區還支持顯示智能家居狀態、車機導航進度等跨設備信息,將小米“人車家全生態”的理念融入其中。(鞭牛士)

Meta9月將推新款Ray-Ban AI眼鏡,藍思科技獨家供應核心部件

日前,市場傳出Meta將於9月發佈下一代Ray-Ban AI眼鏡,該產品將新增AR顯示功能。從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藍思科技將獨家供應該款AI眼鏡的三大核心部件,目前相關部件已在製作中。據悉,Meta與Ray-Ban在2023年9月推出Ray-Ban Meta智能眼鏡,銷量迅速突破百萬大關,推動2024年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同比大幅增長 210%,Meta也藉此佔據超60%的市場份額。

藍思科技1993年成立於深圳(公司前身),2006年總部落戶湖南長沙,2015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2025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實現“A+H”雙資本平臺的戰略佈局。公司業務覆蓋消費電子、智能汽車等多領域。(藍鯨新聞)

激光雷達製造商禾賽科技最快下月在港上市,融資3億美元

北京時間8月27日,據外媒報道,知情人士稱,全球最大車載激光雷達製造商禾賽科技正準備最早於下個月在中國香港上市。知情人士稱,禾賽科技計劃通過此次在中國香港上市籌集大約3億美元資金。相關討論仍在進行中,交易的規模和時間安排可能會有所變動。

此前,禾賽科技已秘密提交在港上市申請。今年8月26日,中國證監會官網披露,已確認禾賽科技提交的境外發行上市備案材料。根據備案通知,禾賽計劃發行不超過5123.62萬股普通股,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目前,禾賽科技已在納斯達克上市,將成爲最新一家尋求在港上市的在美上市中國內地公司。此前,自動駕駛出租車公司小馬智行等也已尋求在港上市。截至週二美股收盤,禾賽科技股價大漲14.07%。(鳳凰網科技)

iPhone 17系列售價曝光:蘋果漲價,存儲升級,國行或漲500元

據報道,蘋果公司已宣佈將於北京時間9月10日舉行新品發佈會,而主角則是備受矚目的iPhone 17系列。近日,外媒曝光了iPhone 17系列的售價,雖然相比上一代機型有所漲價,但相應的存儲配置也有所提升。

根據曝光的信息,新的iPhone產品線可能包括以下幾款:iPhone 17:起售價799美元;iPhone 17 Air:起售價949美元;iPhone 17 Pro:起售價1049美元;iPhone 17 Pro Max:起售價1199美元。

根據這一漲價趨勢,預計iPhone 17系列國行版相比上代產品將會有約500元的漲幅。雖然價格上漲,但消費者可以期待到更高的存儲配置和可能的硬件升級。隨着發佈日期的臨近,更多關於iPhone 17系列的信息將會揭曉。(TechWeb)

前華爲大佬入職北郵!曾主導手機直連衛星重大突破

8月27日消息,據北京郵電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官網,日前,IEEE Fellow、無線通信業界知名多天線(MIMO)專家、3GPP標準專家,華爲技術有限公司前標準專利(副)首席科學家、華爲終端通信標準首席專家周永行正式入職北京郵電大學。據瞭解,周永行受聘爲北京郵電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特聘教授。

據介紹,周永行1997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並保送本系直博研究生。2009年,其加入華爲技術有限公司,先後擔任華爲公司3GPP LTE標準組組長、多天線和頻譜能力中心主任、終端通信標準首席專家、華爲公司標準專利領域(副)首席科學家等核心職務。

在華爲任職期間,他主導了多天線技術、靈活頻譜使用、AI通信、手機直連衛星等領域的多項重大技術突破,成功推動從技術原理、實驗原型到最終產品的商業化落地。(快科技)

突發!極氪副總裁朱凌宣佈崗位變動

8月26日晚間,吉利高管朱凌博士在個人社交媒體發佈消息,稱將調離極氪和領克,公司將有新的任用。朱凌博士稱,“接下來由於工作崗位的變動,我不再適合代表極氪和領克發佈信息和表達觀點。但我依然會以汽車愛好者的身份和大家交流。感謝你們喜歡我的產品。 但凡過往,皆爲序章。PS:我的新崗位以公司官方消息爲準,別瞎猜!”

值得注意的是,看文章中的個人語氣,似乎此次離開並不是一件壞事。評論區也有多位汽車博主祝賀其高升。公開信息顯示,朱凌,男,畢業於浙江大學,極氪智能科技副總裁。曾任領克品牌研究院副院長,在汽車行業擁有超過 14 年的經驗。目前,吉利官方和本人尚未公佈去向,微博認證也仍是極氪科技集團副總裁。(鞭牛士)

快手數據平臺技術負責人董西成即將離職

8月27日,據知情人士透露,快手數據平臺產品技術中心負責人(兼任數據平臺產品中心負責人)董西成(職級應該爲E14)已經卸任。知情人士稱,董西成即將離職,但下一步去向暫時未知。

據公開資料,董西成2019年加入快手,彙報職級是於冰-2(前Hulu中國區視頻和基礎架構負責人,快手高級副總裁、研發線負責人),曾任快手數據工廠團隊負責人、數據平臺產品&技術負責人。(申媽的朋友圈)

美團將於年底全面取消超時扣款

據瞭解,美團騎手體驗運營負責人日前在內部表示,美團將在2025年年底前全面取消“超時罰款”。

在騎手“進小區難”問題上,美團在主管部門指導下合作落地“騎手友好社區”,打通數據後騎手掃碼即可快速通行,目前150個城市的24700餘個社區完成改造,月均服務騎手超68萬。(第一財經)

國際資訊

突破歷史:OpenAI或將員工股權交易規模擴大至80億美元

據報道,OpenAI正在考慮擴大其二級市場股權交易計劃,擬允許當前和曾經的員工出售最高達80億美元的股份,預計公司估值將達到約5000億美元。這是該公司私下股票交易的最新進展。

此前,OpenAI已經與投資者談判過一項規模約爲60億美元的出售計劃,涉及SoftBank(軟銀)、Thrive Capital、Dragoneer Investment Group等主要投資機構,估值同樣在5000億美元區間。 如果最終實施,這筆員工股票出售金額將比去年高出許多,可能成爲整個硅谷科技業內部員工及利益方中最大的私下股票交易之一。

值得關注的是,OpenAI的CEO Sam Altman不久前還警示稱,AI行業正面臨“泡沫風險”,並將AI投資熱潮比作90年代末互聯網泡沫,難道現在你要讓別人給你做接盤俠嗎?(AI普瑞斯)

Meta花大價錢挖來的AI人才已開始流失,部門正進行重組並已實施全面“招聘凍結”

Meta於今年6月正式成立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MSL),旨在打造“個人超級智能”AI 能力。爲快速蓄能,Meta重金招募OpenAI、DeepMind等頂級人才,並以上億薪酬誘惑招賢納士。

然而,僅兩個月後即爆發人才斷流:據外媒報道,已有至少8位研究員、工程師、產品負責人離開,部分長期員工甚至直接跳槽至競爭對手。有外媒也確認至少三名新晉AI研究者於加入不到一個月內辭職,其中兩位重返OpenAI,還有核心產品負責人Chaya Nayak亦轉戰OpenAI。

與此同時,MSL正進行第四輪組織重整,已分拆爲四大子團隊:TBD Lab(大型模型訓練)、FAIR(基礎研究)、產品與應用、基礎設施團隊(Infra),並已實施全面“招聘凍結”。內部緊張感超標,新人優厚薪酬引發老員工反感,加劇人員摩擦。一些人認爲,MSL人員頻繁更替反映出業務流程尚不成熟,甚至存在“高度不確定”與高流動性的風險。(AI普瑞斯)

梅賽德斯-奔馳清倉日產汽車股份:套現478.7億日元

8月27日消息,據媒體報道,梅賽德斯-奔馳昨天確認,已作價478.7億日元(約合23.21億元人民幣)出售公司所持有的全部日產汽車股份。梅賽德斯-奔馳表示,他們以每股341.3日元(約合人民幣16.6元)的價格出售了公司持有的1.401億股日產汽車股票。據稱,此次出售是爲了“清理投資組合”,這些股票自2016年起被轉入養老金資產,並非戰略性投資。

研究機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梅賽德斯-奔馳共持有日產汽車3.77%的股份。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出售股份發生在日產與第一大股東雷諾修改合作協議之後,當時兩家公司修改了合作協議,將雷諾的持股要求從15%降到10%。截至目前,日產方面尚未就此事作出公開回應。(快科技)

對抗NVIDIA與谷歌!IBM聯手AMD開發量子超級計算架構

8月27日消息,IBM與AMD共同宣佈,將合作開發基於量子計算機和高性能計算相結合的下一代計算架構,即以量子爲中心的超級計算。目標是結合IBM領先的量子計算與軟件技術,以及AMD在CPU、GPU及FPGA領域的人工智能加速器與高性能運算技術,打造一個強大且可擴展的混合運算平臺。

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加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並彌補雙方在該領域面對NVIDIA與Google同盟的相對落後。IBM和AMD計劃於今年晚些時候進行首次技術展示,AMD還將支持量子計算的即時運算錯誤糾正功能,助推IBM實現“本十年內交付容錯量子計算機”的願景。(快科技)

知情人士:蘋果內部曾討論收購AI創企Mistral與Perplexity

8月26日晚間消息,據知情人士,蘋果公司內部已就收購法國人工智能初創企業Mistral以及Perplexity展開洽談。在設備人工智能功能的推出方面,蘋果一直落後於谷歌、三星等競爭對手。

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上月表示,公司對規模更大的人工智能相關收購持開放態度,以加速其技術路線圖推進——這一態度與其歷史上保守的併購策略相比發生了轉變。蘋果、Mistral及Perplexity也未立即迴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去年完成B輪融資後,英偉達投資的Mistral估值已超過60億美元;媒體本月報道稱,這家法國公司正洽談新一輪融資,計劃以100億美元估值籌集10億美元資金。今年早些時候曾有報道稱,蘋果高管已就潛在收購英偉達及傑夫·貝索斯投資的Perplexity展開內部討論。(環球市場播報)

雷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