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市論勢/半導體、 HPC 鏈 可留意

盤勢分析

受惠AI需求持續增長,以及因關稅不確定性所帶動的提前備貨潮,臺灣第2季GDP年增率高達7.96%,此亮眼成績主要歸功於第2季出口的強勢表現。

臺灣7月出口表現延續之前增長態勢力度,出口金額高達566.8億美元,年增率41.9%。其中,資通訊產品年增率達87.1%,電子零組件產品年增率34.1%,這些數據反映AI需求持續升溫,以及臺灣在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整體而言,在全球AI產業長線成長趨勢下,臺灣經濟將繼續穩健成長,有助支持臺股企業的獲利能力,有望成爲臺股長線上升的一大助力。

截至8月初,美股S&P 500已有90%的公司公佈第2季財報。其中92%符合或優於市場預期,高於歷史均值,因此研調機構紛紛上調未來幾年的獲利成長預估,預估2025年S&P500的獲利成長率將達到10%,而2026年則進一步提升至13%。

四大AI雲端服務供應商及大型語言模型公司,陸續提出正面前瞻指引及上調AI相關資本支出計劃,臺灣AI供應鏈的上、中、下游廠商將直接受惠,吸引投資人佈局相關產業及個股,這股投資熱潮有望持續推升臺股指數後續表現。

美國對等關稅大致塵埃落定,臺灣實際稅率高於20%,但後續仍有望降低,而與AI相關產品出口最息息相關的半導體關稅稅率則大多數可以得到豁免,臺灣已擺脫下半年經濟成長及企業獲利的最大變數。

投資建議

AI相關產業仍是臺股的核心支柱,特別是半導體先進製程、AI晶片設計、高效能運算(HPC)相關供應鏈,將持續受惠AI產業蓬勃發展。

建議投資人可關注AI供應鏈相關企業,留意其技術領先優勢與訂單能見度。隨着AI應用的擴大及主權AI的興起,其所帶動的AI資本支出將持續增加,相關廠商的營收跟獲利也可望持續成長。

此外,具備高股息殖利率且營運穩健的產業及個股,通常具備較佳的現金流與配息能力,可作爲資產配置的選項之一,有助於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