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究竟是怎樣一步步“引癌上身”的?
在美國,酒精每年引發約10萬例癌症病例以及2萬例癌症死亡病例,使其成爲繼菸草和肥胖之後第三大可預防的致癌因素。2025年,美國衛生局局長髮布了一份有關酒精與癌症風險關聯的諮詢報告,呼籲在酒精飲料標籤上添加警示信息。
但酒精究竟是如何致癌的呢?
研究表明,酒精至少通過五種不同的機制引發癌症,一個人飲酒越多,患癌風險就越高。而且酒精的致癌作用在有癌症遺傳易感性的人身上可能更爲明顯。
酒精飲料中含有乙醇,也叫酒精,這是酒精緻癌的第一種機制的核心所在。乙醇會干擾DNA甲基化,在這個過程中,分子會附着在DNA分子上,從而決定一個基因是否活躍。有一些基因負責抑制腫瘤生長,有研究顯示,這類基因的甲基化會有效地“關閉”該基因,從而導致腫瘤的發展。
即使身體開始分解乙醇,它仍然存在問題。最初,一種酶會將其轉化爲一種名爲乙醛的化學物質。
“乙醇和乙醛都具有致癌性,當它們接觸口腔、喉嚨或食道內壁時,就可能引發癌症,” 威斯康星大學醫學院和公共衛生學院的醫學副教授諾埃爾·洛孔特博士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生活科學》雜誌。與乙醇一樣,乙醛也會干擾DNA甲基化。
此外,乙醛會直接損害DNA,並阻礙DNA的合成和修復。由於DNA爲細胞生長提供指令,受損的DNA會導致細胞無節制地生長,從而引發腫瘤形成。在口腔和肝臟中,酒精會被分解爲乙醛,這些部位的細胞尤其容易受到這種DNA損傷的影響。
第三種機制涉及一種名爲活性氧簇(ROS)的有害分子。這些分子是細胞新陳代謝的自然副產物,但如果積累過多,就會導致氧化應激,進而損害DNA。
研究表明,大量飲酒會 提升食管中細胞色素P450 2E1(CYP2E1)這種酶的水平;正常情況下,這種酶負責代謝藥物。高水平的CYP2E1會增加破壞DNA的活性氧(ROS)的生成,從而導致基因突變和腫瘤。活性氧還能 干擾細胞的正常活動,致使細胞不受控制地增殖和擴散。在肝臟中,活性氧能 促使 炎性物質和纖維蛋白膠原蛋白生成,進而導致肝臟瘢痕化(肝硬化)。洛孔特說,這繼而會增加患肝癌的風險。
將酒精與癌症聯繫起來的第四個機制涉及酒精對雌激素水平的影響。
“酒精會提高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而雌激素是某些類型乳腺癌的‘燃料’,”洛孔特解釋道。科學家認爲,當腫瘤細胞有一個雌激素可以結合的受體時, 雌激素就會附着上去,讓腫瘤細胞變得更活躍,加速其生長和擴散。 研究發現,酒精會引發乳腺腫瘤的形成,還會加重已有的乳腺癌病情。
將酒精與癌症聯繫起來的第五個機制表明,酒精能 當作其他來源(像菸草煙霧)的致癌分子的溶劑。這些有害顆粒會溶解在酒精中,這使得它們更容易穿透各種組織並在其中造成DNA損傷。這種影響尤其會增加口腔和咽喉患癌的風險。
洛孔特指出,跟口腔癌、喉癌還有肝癌比起來,酒精和結腸癌、直腸癌之間的聯繫“沒那麼明顯”。“但我們認爲這可能與葉酸代謝有關。”
葉酸是一種重要的營養素,能幫助生成血細胞,也參與DNA甲基化過程。但過量飲酒會降低體內的葉酸水平。這種因酒精造成的葉酸缺乏 可能會造成DNA損傷,進而引發癌症。
有趣的是,一項 研究發現,與飲酒但葉酸水平較低的人相比,喝酒但通過飲食和吃補充劑攝入大量葉酸的人患肝癌的風險更低。而且 多項研究表明,對於喝酒量處於中高水平的人來說,大量攝入葉酸可能有助於預防結腸癌。
你可能想知道這些機制是否會因所飲用的酒精飲料類型不同而有所差異——但 研究表明,所有類型的酒都存在酒精和患癌風險之間的這種關聯。
話雖如此,洛孔特說,飲酒量越多,患癌風險就越高。美國臨牀腫瘤學會和美國衛生局局長還強調,人一生中飲酒的時間長短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飲酒量較少,患乳腺癌、頭頸癌的風險仍會有所增加,”洛孔特指出。
換句話說,就酒精與癌症而言,真的不存在安全的飲酒劑量。這並不意味着任何飲酒的人都肯定會患癌。相反,一個人患癌的風險取決於許多因素,比如家族病史、整體健康狀況以及生活方式習慣,如吸菸或飲食。不過平均來看,研究發現,減少飲酒量有助於降低患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