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新基享慢牛紅利,名將賈成東新基金爲何背道而馳?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域
8月以來,上證指數持續走高,多次創出年內新高。8月13日,上證指數更是一舉突破去年“924 行情 ”的高點3674點,最終收報3683點,爲近4年以來新高,滬深京三市成交額突破2萬億元。
A股與港股呈現多板塊輪動上漲態勢,在行業及風格切換較快的環境下,公募基金展現出較強的主動管理能力,在市場波動中把握住了投資機會,爲投資者創造了較爲穩健的投資回報,特別是今年以來新成立的基金,賺錢效應明顯。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3日,今年有超800只新基金成立,其中有700多隻取得了正收益,佔比超過九成。
值得關注的是,昔日被稱爲“中觀景氣度獵手”的賈成東,在加入申萬菱信基金後的首秀產品卻表現不佳,基金淨值逆市下跌,成立2月已下跌超8%。有證券人士提出質疑,稱這隻基金頻繁調倉追高導致虧損,與宣傳時的高股息方向完全不符,並認爲基金經理在“賭”。
申萬菱信基金對此迴應稱,當前產品短期業績雖未達預期,仍希望投資者將目光更多投向長期表現。而對於首募階段下壓任務,則“傳言不屬實”。
對於後市走向,中信建投研報指出,短期A股繼續超預期上行面臨一定阻力,當前A股仍處於牛市中繼,回調帶來配置良機。近期行業輪動加速,建議關注新賽道低位細分品種。
主動權益基金持續回暖
隨着市場回暖,過去幾年遇冷的主動權益基金重回投資者視野。
今年新成立的基金中,主動權益基金表現亮眼。景順長城醫療產業、永贏銳見進取、中歐信息科技、景順長城新興產業等年內收益均超過30%。
其中,成立於今年1月24日的景順長城醫療產業基金表現突出,截至8月13日,該基金回報率超60%。公開信息顯示,上半年末,該基金A、C類合計規模爲0.36億元,基金經理爲喬海英。
此外,李文賓管理的永贏銳見進取基金成立於今年1月23日,成立以來回報率爲43.63%。杜厚良管理的中歐信息科技、農冰立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產業自成立以來的回報率也超過了30%。
事實上,不僅新發的主動權益基金業績表現出色,那些已成立一段時間的同類基金業績同樣亮眼。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6日,年內有37家基金管理人的80只主動權益基金漲幅超60%,主要來自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等權益投資實力較強的頭部公募。如果將時間拉長至一年,據統計,截至8月6日,市場上有43只主動權益基金漲幅超100%,分別來自26家基金管理人,包括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南方基金、平安基金和信達澳亞基金等。
具體來看,這些表現較好的主動權益基金,不少是因爲把握住了醫藥或科技板塊機會。比如今年漲幅超60%的80只主動權益基金中,醫療醫藥行業主題產品佔比過半,據統計,僅名稱帶“醫藥”“醫療”“健康”字樣的產品就有49只,還有部分產品底層資產也投向醫藥醫療板塊;其餘包括部分科技、先進製造主題基金或主要投向電子、通信等板塊的科技成長風格產品。
賈成東在管產品逆市虧損
作爲績優基金經理,賈成東有17年證券從業經驗,擔任基金經理時間約10年。2015年,他加入招商基金,次年開始管理產品,最大管理規模一度接近180億元,任職期間招商優質成長、招商行業精選的單位淨值增長率分別達192.09%和140.27%。
2024年12月,賈成東加盟申萬菱信基金,3個月後開始擔任副總經理一職,同月,他被增聘爲申萬菱信新動力的基金經理。2025年5月發行履新後的首隻基金產品,即申萬菱信行業精選。
然而,賈成東未能在申萬菱信基金複製過往的業績。
根據披露,申萬菱信行業精選於6月3日正式成立,首發規模達到12.19億元。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3日,申萬菱信行業精選A自成立以來累計下跌8.23%,跑輸業績比較基準13.79個百分點;申萬菱信行業精選C自成立以來累計下跌8.29%。而同期,上證指數累計上漲8.96%,產品與大盤走勢出現背離。
有證券人士提出質疑,稱這隻基金頻繁調倉追高導致虧損,認爲基金先追高新消費,後又追高銀行股,與宣傳時的高股息方向完全不符,並認爲基金經理在“賭”。對此,申萬菱信基金迴應稱,當前產品短期業績雖未達預期,仍希望投資者將目光更多投向長期表現。
中期向上趨勢未改
對於滬指再創年內新高,多位業內人士認爲,中期趨勢向上未改,逢回調仍是多頭佈局窗口。
中信建投分析師夏凡捷認爲,A股仍處於牛市中段,回調帶來配置良機。政策信號下,反內卷與寬信用有望促使價格低位溫和回升。近期行業輪動加速,建議關注新賽道低位細分品種,行業重點關注國防軍工、AI算力、半導體、人形機器人、有色、交運、券商、創新藥等。
對於漲幅較大的創新藥板塊,多名基金經理從基本面出發,認爲行情具備可持續性。易方達醫藥生物基金經理楊楨霄在二季報中表示,中國創新藥產業迎來了歷史性發展機遇,他認可當前產業趨勢的高度、強度和持續性,在原有超配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了配置比例。
而對於近年表現較優、長期潛力較大的科技板塊,永贏科技智選基金經理任桀認爲,雲計算雖然是一個具有長期邏輯的板塊,但前期已經累積了一定的漲幅,未來不可避免會出現調整與波動。將重點關注GPT5、Grok4等前沿模型的發佈、新興應用的發展,以及OpenAI/Anthropic、海外雲和芯片廠商、國內相關公司如光通信(CPO)、PCB等的經營狀態,積極挖掘全球雲計算產業的投資機會。
易方達先鋒成長基金經理武陽則表示,自動駕駛和機器人是生成式AI在物理世界的兩個映射,也將迎來行業的成長拐點,是一直看好的成長性領域,但當前技術路徑變化較快、競爭格局變得更爲不確定,需等待更確定的投資機會。對於長期成長性好的行業,如互聯網、半導體、新能源、新材料等,將持續跟蹤個股基本面、理性判斷後進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