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微創治療 免受洗腎之苦

臺北榮總影像診療部引進新式「複合式血管攝影X光機暨電腦斷層掃描儀」,進行肝癌、腎癌、肺癌、骨癌等腫瘤消融治療。(北榮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一名52歲患者因腎細胞癌而切除右腎,僅存的左腎又出現新的腎細胞癌,且已侵犯腎靜脈。若依標準治療,可能須切除唯一的左腎,病人立即面臨洗腎需求。醫療團隊考量病人年紀尚輕,利用複合式血管攝影X光機暨電腦斷層掃描儀,先阻斷腎靜脈血流,再精準導引冷凍探針,對腫瘤進行冷凍破壞,一次完成血管、腫瘤處理。

爲因應精準醫療及微創介入治療需求,臺北榮總影像診療部引進新式複合式血管攝影暨電腦斷層,進行肝癌、腎癌、肺癌、骨癌等腫瘤消融治療。血管攝影X光機是利用X光和顯影劑,即時顯示血管內狀況,幫助醫師以導管或針具進入病竈,進行微創治療;電腦斷層掃描儀則是透過X光從不同角度掃描,重建成清晰的斷層影像,讓醫師能夠精準看到腫瘤及周邊器官的位置和大小。

複合式系統結合兩者,將「導航系統」和「即時監視器」合一,便於即時切換,可精確定位腫瘤,確保藥物或治療能正確到達腫瘤,避免傷到重要血管或器官,且不需移動病人到不同檢查室。

醫療團隊考量患者年紀尚輕,採取更積極的治療策略,利用複合式血管攝影暨CT,先在血管攝影下放置氣球導管即時確認位置,暫時阻斷腎靜脈血流,降低血流對溫度的影響。隨後,立即切換到電腦斷層模式,精準導引冷凍探針,讓腫瘤獲得更完整的冷凍破壞,一次完成血管與腫瘤處理。

臺北榮總影像診療部醫師柳建安說,利用複合式血管攝影暨電腦斷層,醫師可先以血管攝影精準找出腫瘤的供應血管,再透過電腦斷層掃描觀察顯影劑實際灌流分佈。此舉能確實鎖定腫瘤供血、避免正常肝臟或其他器官受照射損傷,讓治療更安全、效果更好。同時,所有步驟在同一地點一次完成,可大幅縮短治療流程並降低患者搬動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