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查處隱形變異腐敗問題

近日,四川省紀委監委官方微信公衆號“廉潔四川”連續推出《撕開腐敗行爲“隱身衣”》6集系列原創短劇,通過情景再現等方式剖析新型腐敗、隱性腐敗的突出表現、嚴重危害,警醒廣大黨員幹部敬畏知止。

新型腐敗、隱性腐敗是當前反腐敗鬥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四川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成立工作專班,深入推進案件查辦質效提升工作,加強對腐敗本質、根源、發生機理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深化規律性認識,精準識別、有力糾治新型腐敗、隱性腐敗。

“腐敗行爲披上‘隱身衣’,增加了甄別、查處難度,對監督執紀執法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四川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該省持續抓好辦案能力提升專項計劃,加強紀法專業知識學習掌握,優化“師帶徒”“老帶新”結對培養機制,用好典型案件覆盤、“跟案學+專題講”、定期交流分享等方式,深入研究新型腐敗、隱性腐敗涉及的違法犯罪類型、構成要件、認定標準,總結證據收集、紀法銜接實踐經驗,切實提高查處腐敗問題隱形變異、翻新升級的能力。

“經過系統研究學習,對新型腐敗、隱性腐敗的敏感性和鑑別力進一步增強。無論腐敗手段如何花樣翻新,其本質都是權錢交易、以權謀私。緊緊扭住‘錢’‘私’兩個關鍵,拓寬思路,多維度分析研判,一定能識破腐敗‘隱身衣’。”瀘州市敘永縣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劉永說。

此前,敘永縣委巡察組在巡察中發現,敘永鎮中心衛生院違規購買醫療設備,但並未有效發現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情況。經分析研判,巡察組及時將問題線索移送縣紀委監委。

“我們聯合審計、市場監管等部門展開全面摸排,發現該衛生院違規購買醫療設備的資金來源存在異常,通過對資金溯源循線深挖,最終查明某醫用設備有限公司原銷售員陳某與敘永鎮中心衛生院原院長羅某某存在大額異常資金往來。陳某將行賄錢款存入自己名下的一張銀行卡中,並將其交由羅某某保管使用。羅某某支取該銀行卡中的錢款用於日常開支和購車、購房,且車、房均由他人代持。”劉永介紹。最終,羅某某受到開除公職處分,因受賄罪、洗錢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25萬元。

針對新型腐敗、隱性腐敗呈現的腐敗主體隱匿化、犯罪手段信息化、權錢關聯割裂化等特點,四川深化數字賦能,堅持省級統籌、全省共建、各地共享,強化大數據監督。全面整合日常監督、巡視巡察、審查調查等業務數據,有序引入審計、公共資源交易等政務數據,實現信息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共用,基於業務場景搭建定製化監督模型,通過過濾篩查、比對分析、智能預警等功能,快速、精準、有效發現問題。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黨總支原副書記、原館長謝某嚴重違紀違法案,正是通過大數據監督平臺發現並查處的新型腐敗、隱性腐敗典型案例。此前,成都市紀委監委利用正風肅紀大數據監督平臺對謝某的數據信息開展深度智能關聯分析,揭開謝某與塗某某等商人合夥成立文化傳媒公司,並利用塗某某等“代理人”貪腐問題。謝某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因受賄罪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50萬元。

“強化精準理念、系統思維,突出以監督促治理,深入開展政治生態監測預警評價,針對新型腐敗、隱性腐敗的區域性、系統性、行業性特點,將監督辦案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進治理、推動發展貫通起來,對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四川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記者 黃彭 通訊員 白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