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金融中心上半年獲利飆倍 年拚「2」字頭創三年高

金管會公佈統計。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據金管會統計,2025年前六月銀行、證券與保險三大境外金融中心稅前盈餘16.5億美元,年增逾一倍,已達去年全年獲利的92%。隨美國9月降息預期升溫,有助債券評價利益回升、美元資金成本下降,市場預料全年獲利有機會重返「2」字頭,創近三年新高。

境外金融中心是指3O,包括銀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證券國際業務分公司(OSU)、及保險國際業務分公司(OIU)。

6月單月三大境外金融中心稅前盈餘3.05億美元,終結連三月衰退並寫今年單月新高,月增66%。

其中OBU獲利佔比超過九成,仍是境外金融中心的獲利主力;OSU受股票評價利益增加,單月獲利成長三倍;OIU則因壽險保費收入下滑,產險理賠增加,單月獲利觸今年新低。

3O獲利曾在2020年寫下全年大賺39億美元的高峰,成爲金融業的「金雞母」。惟隨美國暴力升息,債券評價利益轉負、資金成本飆升,2023年起獲利跌破20億美元,連兩年僅在18億美元附近徘徊。

法人認爲,若今年獲利成功重返「2」字頭,有望帶動整體金融業海外佈局的信心回升。

金管會公佈6月、上半年三大境外金融中心獲利。6月OBU獲利84.6億元、月增近六成,累計上半年OBU稅前盈餘達471.1億元,年增 83%。(以臺銀6月底美元對臺幣結算匯率29.12元換算,OBU上半年稅前盈餘摺合約16.2億美元)。

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表示,OBU獲利大增是因美債殖利率下跌帶動債券評價利益回升,推升投資淨收益,同時外匯產品交易量增加。

OSU 6月稅前盈餘升至1,449萬美元、月增三倍,則是受惠海外期貨收益與股票評價利益增加;上半年累計獲利 3,499萬美元,較去年同期虧損大幅轉盈,主要因海外部位操作得宜及美債殖利率下滑。

相較之下,OIU表現持續承壓。6月OIU僅賺67.3萬美元,月減近三成,累計上半年獲利824萬美元、年減近四成。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指出,壽險業因保費收入下滑導致利息收入減少,產險業則因控管天災風險調整預估保費計算,增加賠款入帳金額。

展望下半年,法人分析,儘管美國關稅可能對通膨帶來變數,但近期美國就業數據轉差,聯準會9月降息機率上升,將同步壓低美債殖利率與美元資金成本,爲OBU與OSU帶來雙重利多。若市場走勢不出現劇烈反轉,境外金融中心全年「2」字頭獲利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