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金融中心 去年獲利連四衰

金管會公佈去年銀行、證券和保險等三大境外金融中心稅前盈餘僅17.83億美元、年減0.72%。圖/本報資料照片

2024年12月OBU、OIU、OSU獲利

三大境外金融中心2024年獲利出爐,金管會公佈去年銀行、證券和保險等三大境外金融中心稅前盈餘僅17.83億美元、年減0.72%,不只連四年衰退,還是七年新低。金管會分析,主要是受到國際市場利率、匯率牽動,尤其獲利主力的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往下掉,影響整體表現。

三大境外金融中心(三O)的OBU、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OSU)及國際保險業務分公司(OIU),去年OBU獲利貢獻約佔99%之多。統計顯示,三O的2018年、2019年各賺27億美元、35億美元,2020年達高峰39億美元,但疫情後逐年下滑,2021年33億美元、2022年23億美元、2023年近18億美元,去年原有望突破18億美元,最終僅賺17.83億美元。

去年12月單月59家銀行OBU稅前盈餘新臺幣37.2億元、月減12.7億元。銀行局分析,主要是12月美元利率上揚,銀行投資部位產生評價損失,投資淨收益減少。去年稅前盈餘新臺幣582.3億元、年增3.7%,主要是美元利率維持高水位,放款增加、利息淨收益增加,但若還原成美元,OBU卻比是年減,因爲去年匯價32.785元,2023年12月雖賺18.28億美元,但匯價是30.705元,即換算成新臺幣纔是年增。

OIU去年獲利是三O唯一正成長,年賺0.22億美元,是前一年0.06億美元的3.7倍。保險局指出,壽險業去年稅前獲利0.19億美元,主要是利息收入增、責準金提存較前一年同期減少;產險虧損0.04億美元,主要是天災頻繁影響;再保險獲利0.06億美元。但OIU件數與保費收入同步衰退。保險局統計,去年件數只有476件、年減14.7%,保費收入0.05億美元、年減87%,尤其是產險、再保險收入銳減。

OSU主力放在自營業務(投資海外有價證券),去年虧損縮小,2023年虧損0.38億美元,去年虧損0.15億美元。證期局說明,減少原因是去年逐步調整到殖利率較高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