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網絡詐騙!小紅書去年處置違規涉詐賬號492萬個
3月10日,小紅書在京舉辦首個“詐騙治理開放日”。活動現場,小紅書公佈了2024年平臺反詐治理成果,據悉,平臺全年共處置涉詐違規賬號492萬個,主動攔截94.3%的詐騙行爲,當前詐騙舉報量已下降60%。
隨着互聯網的發展普及,公開數據顯示,網絡犯罪案件增長迅速,目前佔全部犯罪案件的七成以上。網絡犯罪案件中,電信網絡詐騙發案率最高,這也給互聯網平臺治理帶來了嚴峻挑戰。
小紅書反詐治理負責人蒼連介紹,網絡詐騙呈現出“更新迅速,鏈路複雜”的特質,過去一年,平臺累計出現近120種詐騙方式,比2023年的96種增加了四分之一。“追回投資損失詐騙”“薅騙子羊毛詐騙”是去年平臺新出現的詐騙方式。詐騙話術變體也非常迅速,例如“導流到其他平臺”的話術變體,目前已有不下500種。
針對網絡詐騙的特質,平臺着重在風險發現機制和風險提醒機制方面發力。據介紹,平臺綜合內容、行爲、關係和基礎環境維度的特徵,已建立超過100個識別模型,疊加大模型理解能力,對詐騙風險實現跨場景內容理解與攔截。2024年,平臺對詐騙行爲的主動攔截達到了94.3%,月均推送風險提醒3700萬次。
此外,代訂票、低價票騙局也是常見的互聯網詐騙行爲。“爲此,平臺建立了門票交易風險模型,及時發現異常鏈路,前置攔截詐騙。”蒼連表示,平臺已成功打擊一大批涉詐黃牛,並封禁賬號5萬個,其中最大的門票團伙就被處置賬號5千餘個。
數據顯示,2024年,平臺月均攔截風險登錄6億次,月均保護易受害人羣140萬人,月均向潛在受騙用戶外呼12.3萬次。當前,平臺用戶對詐騙單日舉報量減少了60%,呈現顯著下降趨勢。
(記者 鹿楊)
編輯/汪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