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三拍”幹部背後的政績衝動(金臺潮聲)
趙 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也要解決不懂裝懂、自以爲是的問題,防止出現拍胸脯、拍腦瓜、拍屁股的‘三拍’幹部。”
近日,一起整治形式主義爲基層減負典型問題通報引發廣泛關注:一名曾經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縣委書記脫離縣情實際,上馬2000多萬的“水秀”和“燈會”旅遊項目,此後項目陸續停止運營,致使國家利益受損,當地羣衆反映強烈。
“未經充分科學論證且違反民主集中制原則,執意拍板決定”“擅自決定先進場施工後補辦招投標手續”……透過通報可見,這些決策不民主、不科學、不負責任的問題正是“三拍”幹部的典型表現。
近期通報的典型問題中,“三拍”幹部並不少見:脫離實際、盲目跟風建設文旅項目;背離實際需求斥巨資在政務服務中搞“面子工程”;擅自擴大公共衛生間修建面積進行豪華裝修……凡此種種,歸根結底是黨員幹部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爲了樹立個人形象搞華而不實、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結果是貽誤了事業發展、損害了黨和政府形象。
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是杜絕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根本,也是防治“三拍”作風的關鍵。“作秀”還是“做事”,“造勢”還是“造福”,映照黨員幹部的政績觀。
站穩人民立場,才能確保方向不偏、目標不移。不久前,浙江寧波市象山縣政府大院“寒磣”的門面引發網友圍觀。看着照片中略顯簡陋狹小的大門,有網友留言:上榜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的縣城,咋沒錢修個氣派的大門?當地政府一句“門面雖舊,但可以滿足正常的辦公標準”的迴應引來點贊無數。由此可見,把資源和精力用在推動發展、服務羣衆上,實實在在解民憂、惠民生,收穫的纔是最光鮮的“門面”。
堅持實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科學決策。同樣是發展文旅產業,是政績衝動驅使下的大幹快上、盲目蠻幹,還是在充分調研基礎上找準定位、精準發力,效果大不相同:深挖民族風情和傳統工藝,貴州黎平縣肇興侗寨讓傳統文化煥發時代光彩,千年古寨發展成熱門旅遊地;以文塑旅、創意賦能,黑龍江哈爾濱市不斷衍生出冰雪旅遊消費新場景,讓“冷資源”變成“熱經濟”……看當下,解難題、謀發展,樁樁件件離不開一個“實”字,立足現實、真抓實幹,才能做出實功、幹出實績。
發揚釘釘子精神,方能以當下之功助力千秋之業。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背後是“顯績”與“潛績”的本末倒置,妄圖以“短平快”代替“長遠實”,卻忽略了推進任何事業沒有量的積累就不會有質的突破的客觀規律。從攻堅“卡脖子”難題到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再到推進城市“裡子”工程建設,這些“硬骨頭”往往投入大、週期長、見效慢,但卻管基礎、利長遠、固根本,迫切需要黨員幹部甘做鋪墊工作、甘抓未成之事,樹立歷史眼光精心謀事、潛心幹事。
克服內心的政績衝動,才能校準幹事創業的方向標。黨員幹部的政績如何,終究要看實實在在的發展成色、真真切切的羣衆臉色。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12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