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舍命案勘驗作證至少花35天 國民法官吃不消!改職業法官接手
▲北市精舍命案在押被告王薀(本名王江鎮),先前爭取交保未獲準。(圖/記者黃哲民攝)
記者黃哲民/臺北報導
作家王薀(本名王江鎮)被控去年(2024年)領導宗教團體信衆,開批鬥大會以酷刑虐死1位犯錯女會計,王薀與藝人信徒李威共13人被起訴涉犯傷害致死等罪嫌,臺北地院原訂選任國民法官參審,經在押的王薀等人聲請,法官審酌全案審理初估需60個工作天,對國民法官負擔過重,裁定迴歸通常程序,由職業法官審理。
本案13名被告中,王薀等10人主張全案從偵辦起,媒體不斷揭露偵查內容,並以聳動標題報導,形成媒體公審、激化對立,造成大衆預先產生有罪印象,已有未審先判、使可能擔任國民法官的素人心證受污染之虞,請求不採行國民法官參審。
▲藝人李威(後)涉及北市精舍命案被起訴,轉爲污點證人獲檢方建請法院減刑或免刑。(資料照/記者黃宥寧攝)
法官認爲現今網路資訊傳遞快速、各種新聞報導唾手可得,本案涉及人命、民衆高度關心,若僅因素人被選任爲國民法官前,接觸過不同觀點的新聞報導,就認爲心存偏見而無法公正審判,「實嫌速斷」,王薀等人的聲請欠缺說服力。
法官並點名王薀起訴後屢次更換律師,前後已達10人,不含民事訴訟程序另委任的律師,又違反單1被告委任律師不得逾3人的規定、多次超額委任律師,法官直指超額委任的律師不生辯護效力。
但法官指出,本案被告人數過於龐大、多數不認罪,光是選任國民法官程序,檢辯雙方若各自行使對國民法官人選的「拒卻權」,可能須通知數百位人選到庭,甚至因到場率不足而需重新選任,導致程序困難或空轉。
▲王薀的核心女弟子乾子昀涉及精舍命案,目前在押。(資料照/記者劉昌鬆攝、翻攝)
此外,僅論是否成罪的爭點多達40項,檢方已列證據103項、開示電子證據光碟53片、檔案大小逾68GB,被告與律師團也聲請調取諸多相關資料,另須鑑定死因、勘驗事發現場事前、事中與事後道路監視畫面至少1小時、當事人接受測謊影片至少40分鐘。
而檢辯雙方已聲請傳喚31位證人,包括同案13名被告、2位鑑定醫師、2位警員、測謊人員,以及包含5位秘密證人在內的13位證人,其中2位外籍證人須安排雙向翻譯,初估詰問程序耗時241.5小時,不含被告與檢辯各自對證人證述表示意見時間。
法官指出,以每天上下午密集審理7小時計算,僅勘驗、詰問程序,至少需35個工作天不間斷調查,期間參審國民法官需高度專注、每天至多安排2至3位證人,再加計選任、審前說明、開審陳述、訊問被告與被害人家屬表示意見、被告最後陳述與合議庭評議,保守估計需50到60個工作天、相當於3個月才能審結。
▲王薀的核心女弟子樑碧茵涉及精舍命案,目前在押。(圖/記者劉昌鬆攝)
法官認爲本案案情確屬繁雜、認事用法困難,非經長久時日顯難完成審判,連續密集開庭對參審國民法官的工作、家庭勢必產生極大影響,符合《國民法官法》不採行國民法官參審事由,因此裁定迴歸通常程序,由職業法官審理,可抗告。
本案源於退休追隨王薀修習佛法的50多歲蔡女,疑因記錯帳害王薀損失數百萬元,去年5月連續多日被信徒公審、每天做五體投地的「大禮拜」400到500次懺悔。
去年7月23日深夜10點多,蔡女從平日居住的北市瑞安街精舍,被叫到附近1家「水月草堂」茶館內,以「研討」之名遭乾子昀等多名信徒集體批鬥,不停起身 、下跪,外加推拉、踹踢與辱罵,蔡女受虐3個多小時,隔天(24日)凌晨1點多昏迷。
▲王薀的核心女弟子游秀鈴涉及精舍命案,目前在押。(資料照/記者黃哲民攝)
王薀在蔡女倒地前已先離開現場,信徒七手八腳將蔡女用膠帶綁在手推車上,覆蓋透明雨衣,在臺風夜中由精舍住持吳慧珠與信徒姜芃妤、李淵源推回精舍,上午10點多發現蔡女斷氣,報案謊稱不明原因死亡。
警方見蔡女遺體滿布瘀傷,報請檢方指揮偵辦,查出這起駭人的精舍命案,今年(2025年)3月依傷害致死、強制等罪嫌起訴13人,王薀與核心女信徒乾子昀(「幹」做姓氏讀音同韓)、樑碧茵與遊秀鈴至今在押,李威轉爲污點證人,獲檢方建請法院減輕或免除其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