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釀啤酒業炙手可熱
圖╱新華社
近五季大陸精釀啤酒商品數量
新聞提要■大陸精釀啤酒業被市場視爲值得期待的領域,它的崛起並非偶然。精釀啤酒不僅以果味、茶味等低門檻風味,打動女性與年輕消費族羣,更透過即時零售、酒館社交等情境打破傳統通路限制。
隨着大陸老牌酒廠、通路業者、原創品牌等紛紛佈局精釀啤酒市場,相關商品數量大增,市場看好該產業規模大增。市調機構「馬上贏」統計,2025年第一季,大陸在售精釀啤酒商品數量年增65.6%至1,396款,在售新品數量則年增154.7%至至242款。
中金公司預測,2025年大陸精釀啤酒滲透率將提升至6.3%,市場規模將從2020年的人民幣(下同)100億元,暴增至2025年的1,000億元以上。
精釀啤酒業發展多年
陸媒「觀潮新消費」報導,精釀啤酒業在大陸發展多年。1992年,山東輕工業學院(現齊魯工業大學)打造第一條陸產精釀啤酒生產線。2008年,大躍啤酒、南京高大師啤酒公司前身等首批精釀啤酒公司成立。2012年,大陸逾20個城市成立精釀啤酒協會,自釀愛好者規模突破1萬人,被稱爲「大陸精釀元年」。2022年至2024年,精釀啤酒頻頻成爲熱門話題。
直到2025年,精釀啤酒業已成爲炙手可熱的新貴領域,吸引衆多業者涌入。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6月,大陸現存與精釀啤酒相關的企業2.4萬多家。其中,近一年內成立超過4,000家,60%以上的相關企業已成立1年至5年。
精釀啤酒業主要有四大主力:一、精釀酒館。二、啤酒大廠。三、零售通路。四、新銳品牌。
精釀酒館(包括餐酒館等業態)是該行業最初的推廣者。精釀酒館的人均消費在17.96元至100.87元之間。其中半數以上集中在40元至60元,相當於在酒吧點一杯調酒的價格。
至於啤酒大廠中,既有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等巨頭,也有河南金星啤酒、山東錦泰山酒業等老牌酒企參與其中。它們經過多年發展,在品牌力、市佔率、銷售通路、供應鏈能力等方面,累積全方位的生態優勢,有助於推動精釀啤酒從小衆邁向大衆市場。
零售通路及平臺方面,不但最接近消費者,更是手握大量銷售數據,在開發新品以及鋪設通路上具備先天優勢,且自有品牌也是其提高獲利率的利器。
一些新銳品牌表現也非常亮眼,它們大多背景不凡。在2024年第二季至2025年第一季精釀類型前十大產品中,精釀啤酒新秀:六隻天鵝的產品名列其中,該品牌背後是,擁有10多年進口啤酒供應鏈營運經驗的成熟企業。
報導指出,目前大陸精釀啤酒業還處於野蠻生長的初期。行業前四大企業市佔率、前八大企業市佔率分別爲3%和6%,尚未出現真正的巨頭。同時,聯儲證券報告指出,相對於美國精釀啤酒13%的滲透率,精釀啤酒在大陸市場的佔比還不到5%。
產業未來仍面臨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邢春雷表示,目前的精釀啤酒依然存在缺乏統一且權威的行業標準、市場集中度低、供應鏈分散、產品同質化嚴重、行銷模式滯後、專業人才不足等問題。
但未來的勝負關鍵,不僅在於風味創新的持續競爭,更取決於業者能否以協同姿態做大市場,這將惠及整個行業。
(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