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利潤跌超94%!知名滷味巨頭周黑鴨“爆雷” 發生了什麼?

知名滷味巨頭“周黑鴨業績大降超90%”登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據周黑鴨發佈的盈利警告顯示,預計2022年淨利潤不少於2000萬元,乍一看沒什麼,但值得注意的是,周黑鴨上年同期淨利潤爲3.42億元,也就是說,一年的時間,周黑鴨淨利潤同比下滑超94%。

或許是早知道公司業績“爆雷”,就在一個月前,有傳言稱,周黑鴨高管團隊不穩、控股股東可能處置公司股份的猜測,彼時其股價盤中一度跌超25%。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除周黑鴨外,另外兩家滷味巨頭絕味食品和煌上煌的業績均不太理想,其中,絕味食品預計2022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73.49%—77.57%;煌上煌預計2022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約79.25%至72.33%。

業績“滑鐵盧”

事實上,作爲國內“鴨脖三巨頭”之一,雖說周黑鴨最晚披露業績預告,但其經營情況卻一直備受市場關注。

今年1月,有市場傳言稱,周黑鴨在小範圍的業績交流中披露了業績預測值,預計公司2023年淨利潤僅爲1.5億-2億元,預測範圍遠低於多位分析師發佈的預測值,該消息導致周黑鴨股價閃崩跳水,1月11日當天跌幅接近30%。

對此,周黑鴨曾發佈澄清公告稱,公司業務運營一切正常,高管團隊穩定,但周黑鴨也坦言,公司繼續面臨來自可能對其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的各種因素的挑戰,包括當前產業趨勢下原材料和配料成本更高、公司在成都新設立的加工廠預計將產生更高的成本及費用等。

實際上,周黑鴨自2017年以來,業績就開始逐年下滑,2017年,周黑鴨報告了32.49億元的收入,歸母淨利潤達7.62億元,2018年至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爲32.18億元、31.93億元、21.90億元,同比增長率爲-1.07%、-0.76%、-31.40%;對應歸母淨利潤分別爲4.98億元、3.58億元、1.32億元,分別同比下滑32.49%、28.13%、62.98%。

2021年,周黑鴨的收入與淨利潤雙雙大幅增長,錄得28.70億元的收入與3.42億元的歸母淨利潤,但盈利水平仍落後於2019年。

2022年上半年,周黑鴨又迎來“滑鐵盧”,據其財報顯示,總營收爲11.81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8.71%;歸母淨利潤爲1837.7萬元,同比大幅下滑91.99%;公司淨利潤率也從2021年末的15.8%降至1.56%,下滑幅度超90%。

滷味“三巨頭”業績均大幅下滑

長久以來,滷味市場都有着“三國殺”的說法,無論是品牌影響力還是渠道門店,絕味、周黑鴨和煌上煌一直牢牢站穩前三的位置,也被稱爲滷味市場的“三巨頭”,從近期披露的業績預告來看,不僅是周黑鴨,絕味食品、煌上煌2022年業績均出現“滑坡”。

其中,“老大哥”絕味食品此前發佈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2年公司淨利潤爲2.2億元至2.6億元,同比下降73.49%至77.57%,翻看絕味食品往年財報數據可以發現,這是其2017年上市以來史上最差的一次財報,財報數據顯示,2017-2021年,絕味食品的歸屬淨利潤分別爲5.017億元、6.406億元、8.012億元、7.014億元、9.809億元。

再來看煌上煌發佈的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實現淨利潤3000萬元-4000萬元,同比下跌約79.25%-72.33%,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煌上煌門店數量首次出現負增長,公司肉製品業營收同比下降了16%,米制品業務則受經銷、團購等渠道訂單量減少及生產能力不足影響,營收同比下降18%。

鴨脖到底有多貴?

“年輕人不愛啃鴨脖了嗎?”早在去年上半年,滷味三巨頭公佈財務數據時,一個微博熱搜就引起了外界對滷味的關注,也點明瞭滷味市場的現狀,即正在被消費者“拋棄”。

據上游新聞報道,在美團APP上,就消費者喜愛的鴨脖單品而言,周黑鴨銷售的微辣鴨脖、鎖鮮辣脖均爲一份38.9元(300g),絕味銷售的招牌鴨脖一份22.9元(210g),綜上來看,滷鴨脖的價格大多在五六十元一斤。

而除了鴨脖,“滷味家族”的其他鴨貨的價格也不便宜,比如,絕味的鴨腸每斤約98元、鴨舌約198元,素菜將近30元;周黑鴨的鴨鎖骨每斤約75元、鴨掌約77元,隨便買一點解饞,幾十塊錢就花掉了。

對此,有不少年輕消費者直言“並不是不愛吃鴨脖,而是吃不起”、“還不是因爲價格太貴”、“又貴又不好吃,尤其是哪種組合的套裝,量太少了,鴨翅全是骨頭”……網友紛紛表示,不買絕味和周黑鴨等品牌鴨脖的原因,主要是價格越來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