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合力托起未來產業
10噸的發酵罐能產出100多萬元產值的酶;生物醇製成的香水熱銷電商平臺……在不久前天津市公佈創建的首批4家市級未來產業先導區,一大批“未來”技術落地開花。
眼下,天津正以科技創新爲驅動,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均突破1.2萬家——這樣的“底氣”使天津通用人工智能、腦機交互、生物製造、低空產業等未來產業駛入發展“快車道”。在此背景下,京津兩地合力,通過資源互補、產業聯動,共同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
“創新種子”孕育產業森林
天津市武清區是首批4家市級未來產業先導區之一,主要圍繞生物製造、通用人工智能等領域展開。這裡有26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其中生物製造企業有數十家。這些生物製造企業中,約三分之一跟北京企業或高校有合作。
元合成(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元合成)是天津大學合成生物前沿研究院(簡稱前沿研究院)、嘉必優生物技術(武漢)股份有限公司、海納陽光(北京)醫藥控股有限公司於去年7月合作成立的。
走進元合成中試車間,一個10噸發酵罐映入眼簾。“罐裡產生的發酵液經過分離、純化和固定化,形成細細的白色粉末,就是我們的成品酶。”元合成總經理汪志明告訴記者,眼前這個10噸發酵罐可以產出1.2噸至1.5噸酶,產值達100多萬元。
“3月,我們完成了首筆訂單的生產,給客戶發出了200公斤用於生產頭孢類抗生素藥物所需的酶。4月,這個產品進入噸級規模化生產階段。”據汪志明介紹,目前,他們在研的酶產品有4種,其中2種已經投產。
據介紹,截至目前,前沿研究院孵化了5家合成生物企業,將一批天津大學的技術轉化爲市場需要的產品。
“1月,我們生產了3萬瓶香水投向京東、微店等線上和線下渠道,賣得還不錯。”天津源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前沿研究院孵化的企業,其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香水的原料是生物發酵而成,爲天然玫瑰主香成分,因此,香味較爲純粹。天然玫瑰香從稀有走進了普通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
隨着越來越多的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三地產業合作也日益加深。“我們近期參與了多個京津冀協同的項目合作,比如,跟北京智譜華章等公司聯合成立了‘AI+BI(人工智能+商業智能)’聯合體,計劃在未來基因設計過程中引入人工智能,提升我國在覈心菌種和酶領域的自主設計能力。”前沿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眼下,以合成生物爲驅動的生物醫藥產業已經成爲武清區重點發展的“雙高引領”產業之一。今年一季度,武清區生物醫藥產業產值同比增長20.3%,越來越多“北京研發、天津轉化”的科技成果在這裡落地。
“北京化工大學武清產學研基地正在裝修,佔地2萬平方米左右,總投資約3億元,5月底前,11個項目將完成入駐,其中有7個項目屬於合成生物領域。今年預計能有17個項目入駐。”天津武清開發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基地主要打造中試孵化和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延伸生物醫藥產業鏈條,加快形成科技創新體系。
不只是武清區,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均入選首批市級未來產業先導區。
腦機交互是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重點發展的領域。坐落於此的腦機海河實驗室與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共建聯合實驗室,牽頭成立京津冀腦機交互與人機共融產業聯盟,共築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生態;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在覈酸藥物、通用人工智能、特種烯烴衍生物等細分領域催生了一系列新業態和新模式,形成了“小區域內優勢產業集中、各片區研產互輔、各產業萌芽共生”的未來產業集聚態勢;天津港保稅區生物製造產業涌現出健康糖、菌絲蛋白等一批標誌性實體產業化項目,逐步形成產業體系完備、政策支撐引領、場景應用豐富的生物製造產業生態。
“場景示範”培育生態沃土
隨着科技與產業變革加速推進,未來產業已成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天津積極加大對未來產業先導區的培育。記者注意到,寧河區和北辰區入選了天津市首批未來產業先導區培育名單。
低空產業是寧河區重點發展的領域。眼下,寧河區已匯聚42家低空經濟企業,催生出多元化的應用場景。
不堵車、不繞路,快遞“從天而降”是種什麼體驗?
在寧河現代產業園區,每天,數架無人機往返於快遞驛站和企業之間。這兩三公里的路程,快遞員通常需要15分鐘至30分鐘才能送到,而無人機在2分鐘至5分鐘就能完成貨物配送。截至4月底,寧河區已開通9條航線,運行以來,累計實現飛行1000餘架次、運送快遞1.2萬餘件。
物流場景只是寧河區低空經濟發展的一部分,在七裡海溼地自然保護區,5架帶有機巢的無人機每天常態化巡查60航次;數百架農業植保無人機在田間施肥、打藥,全年總作業面積達300餘萬畝次。
隨着低空場景應用的普及,京津冀協同發展也迎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此前,寧河區與北京市豐臺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無人機物流、低空旅遊、應急救援等領域的發展。“之前有不少北京無人機企業表示有生產製造和測試驗證需求,我們最近拜訪了北京市豐臺區一些企業,其中有幾家已達成合作意向。”天津低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春玲說。
在北辰區,低空產業和生物製造是其重點發展的領域。北辰區與北京大學簽約共建京津冀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和低空經濟產業與安全研究院。目前,60個優質項目已進駐京津醫藥谷科創研發孵化中心。
從技術突破到場景拓展,低空經濟的新業態正在重塑城市發展格局。眼下,天津擁有低空產業相關企業數百家,聚集了天航智遠、一飛智控、雲聖智能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效物流、航拍測繪、農林植保、旅遊觀光、港口管理等多業態應用場景豐富,形成了較爲完善的產業生態。
在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剛看來,天津作爲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具備發展生物製造、低空經濟、腦機接口等未來產業的獨特優勢。一方面,雄厚的製造業基礎爲新技術產業化提供了“試驗場”;另一方面,豐富的科教資源爲企業持續創新提供了源頭活水。
“天津享有自貿試驗區、自主創新示範區、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等多項政策紅利,這些政策利好都爲未來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成長沃土。”劉剛表示,未來,天津需進一步發揮產業基礎、科技創新及人才富集等優勢,聚焦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綠色能源等未來產業關鍵領域,培育本土創新型企業,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深度融合。同時,深化京津聯動,共建跨區域協同創新體系,形成“大樹參天、小樹成林”的未來產業生態。(記者 寧廣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