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簡3000餘字的最高檢報告背後有哪些故事?起草組負責人詳解
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
“最高檢工作報告是全國檢察機關向黨和人民交出的一份年度答卷。”
3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應勇作最高檢工作報告。封面新聞記者從最高檢瞭解到,今年的最高檢工作報告從去年13600餘字精簡到10500字,使用26個案例、166個數據支撐。
報告起草組負責人表示,今年最高檢報告聚焦國之大者,服務中心工作。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推動到哪裡,檢察工作就要跟進到哪裡。報告集中彙報了檢察機關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爲大局服務、爲人民司法、爲法治擔當的情況。報告中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嚴懲嚴重暴力犯罪、協同推進反腐敗鬥爭、着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用法治守護中華文脈等,都是這方面的體現。
據介紹,報告初稿形成後,最高檢先後召開多場座談會,徵求各方的意見建議。春節前夕,應勇檢察長率最高檢調研組到河南調研,徵求代表委員對工作報告的意見建議。報告聚焦網絡空間治理、生態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婦女權益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等人民羣衆關心關注的問題,用詳實的數據、小中見大的典型案例,展示了辦好檢察爲民實事的不懈努力。
報告起草組負責人說,今年的報告突出法律監督,弘揚法治精神。檢察機關是國家法律監督機關,主責主業是法律監督。報告始終圍繞法律監督職責來展開,堅持嚴格依法辦案、公正司法,彙報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履職情況。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始終貫穿報告,介紹了支持見義勇爲、維護公序良俗等案例,與民意同頻、與社情共振。此外,“法不能向不法讓步”已連續多年“走進”最高檢報告,成爲大家耳熟能詳的“熱詞”,持續推動刑法第二十條正當防衛條款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