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周報/雙重考驗來襲!臺積電遇匯損逆風、川普關稅攤牌倒數 臺股關鍵周開局

市場普遍認爲,雖然短期財報數字受匯率壓抑,但臺積電在技術領先和AI趨勢下的長期成長動能依舊強勁。臺股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積電6月營收遇新臺幣強升挑戰 長線展望仍佳

(關鍵事件:7/10 臺積電公告營收)

臺積電(2330)即將於7月10日公佈6月合併營收,市場普遍預期,儘管AI需求強勁,但受到新臺幣強勢升值的顯著衝擊,6月營收恐將呈現月減格局。

回顧營運概況,臺積電5月合併營收爲3,205.16億元,雖較4月曆史新高減少8.3%,但仍創下歷年同期新高與歷史次高。累計前五月合併營收已逾1.5兆元,爲同期最佳表現,年增高達42.6%,顯示公司基本面依舊強勁。

然而,匯率因素對毛利率的侵蝕不容小覷。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日前指出,新臺幣每升值1%,將侵蝕毛利率與營益率各約0.4個百分點。針對第二季財測,臺積電預估美元營收介於284億~292億美元(以1美元兌新臺幣32.5元假設),換算成新臺幣區間約爲9,230億至9,490億元。市場法人分析,考量新臺幣近期已見28字頭的強勢表現,臺積電第二季新臺幣營收要超越財測高標有難度。大摩已率先因新臺幣強升而調降臺積電今明兩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各6%及12%。

儘管面臨匯率挑戰,魏哲家仍堅定看好臺積電前景,強調「我們生意很好」,預期今年營收、盈餘都會再創新高,未來五到十年也會「非常好」,並重申全年美元營收年增24%至26%的目標不變。他指出,AI需求強勁,且產能供不應求,目前最大的擔憂是關稅政策可能推升物價,導致全球經濟下行,進而影響整體需求。市場普遍認爲,雖然短期財報數字受匯率壓抑,但臺積電在技術領先和AI趨勢下的長期成長動能依舊強勁。

臺積電即將公佈6月合併營收。 路透

#川普關稅大限倒數 臺美協議牽動經濟命脈

(關鍵事件:7/9 對等關稅寬限到期)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措施,其90天寬限期即將於7月9日(美國時間)屆滿。這項政策預計將對全球貿易伙伴產生深遠影響,而臺灣作爲重要貿易伙伴,其與美國的關稅協議進展,正牽動着臺灣產業與經濟的未來走向。

川普於今年4月2日宣佈啓動「對等關稅」措施,初期對各國設定10%至50%的關稅稅率。針對臺灣,最初設定的對等關稅稅率高達32%。隨後,川普政府宣佈實施90天寬限期,期間僅徵收10%的基準稅率,以與各貿易伙伴展開談判。

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預估,全球約有100個國家將適用最低10%的對等關稅。川普已明確表示,將於7月4日起陸續向貿易伙伴寄出通知函,設定單方面關稅稅率,並預計各國需從8月1日起開始支付這些關稅。他透露,這些關稅稅率的範圍可能從10%至20%,甚至高達60%至70%。

而觀察在對等關稅的談判中,部分已達成協議的案例,可作爲觀察臺美談判走向的重要參考:

對於臺灣最終可能面臨的關稅稅率,市場與學者存在不同預期。有學者認爲,若以英國(10%)和越南(20%)爲參考,考量臺灣對美貿易順差更高,條件不如越南與英國,因此臺灣若能談到20%已屬不錯。此觀點曾讓許多原預期頂多10%或15%的市場人士感到震撼。

關稅高低預計將強力牽動臺灣的股市、匯市甚至房市。目前臺股已因等待美方公佈對等關稅結果而盤勢震盪不斷。隨着7月9日關稅寬限期的逼近,以及川普預告最快7月4日開始寄送關稅通知函,市場正密切關注最終的談判結果。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措施,其90天寬限期即將於7月9日(美國時間)屆滿。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