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強心針” 還是債務“炸彈”?華爾街熱評特朗普“大而美” 法案

財聯社7月1日訊(編輯 卞純)眼下,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動的“大而美”法案能否成功闖關國會參議院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

儘管特朗普政府宣稱“大而美” 法案將帶來諸多好處,包括刺激美國經濟增長,並最終減輕債務負擔。但美國政界對該法案的看法存在巨大的分歧,不僅民主黨議員反對該法案,共和黨內部也意見不一。

“大而美”法案5月22日以一票之差在美國衆議院驚險過關,6月28日以微弱優勢通過參議院程序性投票,民主黨全員投下反對票。隨後,民主黨人還通過強制要求宣讀 940 頁法案文本、提出大量修正案等方式,竭力拖延法案在參議院過關。

發稿前不久,據CCTV國際時訊,當地時間6月30日,美國參議院開始就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減稅及支出法案進行投票。由於民主黨的抵制,投票時間被拖延,現在投票仍在進行中。

“大而美”法案的特點是全面的稅收改革和有針對性的激勵措施,涉及大幅度削減稅率、新能源補貼和社會保障支出以及增加軍費和邊境安全支出。反對者斥責其爲滴答作響的“債務炸彈”。

華爾街投行近期也紛紛表達了對“大而美” 法案的看法。一些投行認爲,該法案將是美國經濟的一劑“強心針”。不過,亦有投行指出,該法案可能引發對財政可持續性的擔憂。

有望提振美國經濟

美國銀行家協會在週日發表的一封信中強烈支持“大而美” 法案的許多條款,理由是這些條款提供了“急需的稅收減免”。

野村證券負責發達市場的首席經濟學家David Seif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認爲,與什麼都不通過相比,‘大而美 ’法案未來幾年幾乎毫無疑問對美國經濟有利。”

2017年通過的《減稅與就業法案》包括降低所得稅稅率、增加兒童稅收抵免以及爲企業提供慷慨的稅收減免。如果國會不採取行動,該法案中的許多條款將在2025年底到期。一些分析師表示,這種轉變可能會減少家庭消費和企業投資。

Seif指出,未來幾年,“大而美” 法案最重要的作用是更新大部分即將到期的稅收條款,防止出現大規模的突發性財務緊縮。

花旗策略師也在上週三發佈的一份報告中表示,該法案的通過將成爲經濟的推動力。他們指出,在短期內,貿易協議的達成以及“大而美”法案的通過,料將改善對經濟增長的樂觀情緒。

花旗還表示,“我們認爲在2025至2026年期間不會出現債券“義勇軍”時刻(即投資者通過拋售政府債券來表達對財政政策的不滿),因爲‘大而美’法案造成的差額大部分將由關稅收入來填補。

嚴重的缺陷

然而,也有一些機構指出,“大而美” 法案存在嚴重的缺陷。

債務負擔是許多批評人士關注的核心問題。據無黨派機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預測,參議院版本的“大而美”大規模稅收與支出法案將在未來十年增加美國3.3萬億美元的債務,比衆議院通過的版本高出約1萬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上個月指出,該法案的促增長稅收條款可能有利於企業和個人,以及通信服務、工業和能源等關鍵股票行業,但可能引發對財政可持續性的擔憂。

美國智庫稅務基金會聯邦稅收政策中心副總裁、經濟學家Erica York批評稱,這項法案 “在財政上是不負責任的,即使考慮到經濟增長,也會大幅增加預算赤字和債務。”

他還表示,許多減稅既複雜又設計不當,只給某些類型的工人減稅,而把其他類型的工人排除在外。

York還表示,由於該法案包括許多了針對性很強的稅收規則,美國國稅局將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資源來更新表格、指引和執行工具,這將進一步加重這個本已捉襟見肘的機構的行政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