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產發署主秘陳國軒:科技照護以人爲本

工商時報與中華電信合辦「數位賦能論壇 銀髮新契機-從臺灣出發鏈結產業服務」,經濟部產發署主秘陳國軒出席。圖/顏謙隆

工商時報15日舉行「數位賦能,銀髮新契機」論壇,經濟部產發署主秘陳國軒表示,面對少子化,高齡照顧需求愈來愈多,照護者的壓力愈來愈大,用科技導入照護體系是非常重要的關鍵課題,尤其科技要以人爲本,從使用者角度出發,才能解決照護者的痛點,並增加高齡者及照護者的使用率。

陳國軒指出,科技導入照護體系,有二大挑戰必須克服,第一、要用使用者角度思考,以人爲本,讓高齡者願意接受科技的使用。第二,照護工具琳瑯滿目,健康量測設備多且分散,資訊無法串聯,如何促成系統商、設備商跨域合作,讓數據資料有效串聯。

他指出,臺灣在半導體、感測器或是未來機器人領域,基礎非常好。以科技和照護領域及銀髮族生活細節做結合,可解決被照護者身體退化問題,並減輕照護者壓力。

過去政府在輔導科技導入醫療體系時,發現有些智慧賦能的科技,因操作介面太複雜,很難走入醫療或照顧場所,要推到居家使用也很困難。陳國軒說,經濟部要求業者,若要爭取產官合作,獲得政府資源協助,研究團隊要走入照護場域,和第一線照護工作人員做測試,甚至做產品優化,以提高照護人員或被照護者對科技的使用率。

陳國軒說,現在是一個AI時代,各項量測設備和解決問題的工具,數據要能彼此串聯,AI才能做正確分析與判讀運用,讓醫護、照護及醫務人員方便使用。

此外,華碩在本報攤位展示健康小站,把血糖、血壓、血氧、心電圖、額溫等多項量測裝置都整合到一個雲端平臺,一臺AI智慧健康的助手設備,就可整合全家人健康資料,並可走入社區或醫療院所使用,有家庭版、社區版及醫療院所版,已有多家醫療院所使用。

華碩並展示手持式超音波醫材,作爲醫生緊急行動救援的好幫手;另有穿戴式健康手環及手錶,偵測睡眠及背景量測血壓,立即傳至App,運算數據資料,提醒使用者注意健康並給出建議。

另振邦科技研發一款照護機器人,在螢幕上可辯識人臉自動量測血壓、血氧、額溫等,檢視使用者健康資訊,做爲醫院診療數據。另也有設計抽屜,可放置藥品送藥給被照護者或病人,這款機器人正和養護中心及醫療院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