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美團隔空“互懟”?外賣競爭剛開打就已“白熱化”

科創板日報4月15日(編輯 樑又勻),今日,京東集團官方公衆號發文宣佈,將再度擴招不低於5萬名全職外賣員,公司將承擔其全額繳納五險一金費用。

此外,京東還宣佈,其品質外賣訂單量將超過500萬單,因爲都是品質堂食餐廳的外賣,GMV比“幽靈外賣”1000萬單還大。京東平臺目前已上線了“自營秒送”電商業務,全國已經有超過十萬家京東品牌線下店全部接入,品類涵蓋商超、服裝、化妝品、藥品、家電數碼等。

美團也不甘示弱。昨晚,美團外賣總經理薛冰在2025中國餐飲連鎖峰會上宣佈,未來三年美團外賣將向餐飲行業整體投入1000億元。今日上午,美團針對性的發佈了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據悉該品牌定位爲“24小時陪伴消費者的新一代購物平臺”,聯合全國近3000個縣市區旗的零售商、品牌商與本地中小商家,此前非餐即時零售日單量已超1800萬。

京東與美團在即時零售領域的競爭日趨白熱化。

美團京東的“外賣口水戰”

相較於對外披露京東外賣的階段性成就,該文章的標題《京東不打口水仗,但會堅持說實話》引發了更多的討論。

4月12日,美團本地商業CEO王莆中在回答網友提問時,少見地正面點評了來勢洶洶的新競爭對手京東外賣。王莆中表示,京東不是第一家想做外賣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後一家。阿里、滴滴、字節都做過,而滴滴在海外也正在做。而達達、京東早在2014年就已開始嘗試即時零售配送,但最終以虧損告終。

同時,王莆中十分尖銳地指出,近幾年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如火如荼,尤其是美團非餐飲類訂單突破了1800萬單,讓不少公司“如鯁在喉,如芒在背”。他認爲,即時零售的發展大趨勢是擋不住的,“狗急跳牆”也好,“圍魏救趙”也罷,“30分鐘送萬物”創造的新體驗一定會滿足更多需求,把那些大而無當的倉配體系掃進歷史垃圾堆。

王莆中評論中直言不諱的批評,明確表達了對於“後來者”京東外賣的不在意,以及對美團未來即時零售的堅定看好。尤其是“大而無用的倉配體系”對應了今日京東上線的“自營秒送”,“曾經試水即時零售但因虧損而失敗”則似乎是王莆中對4月初達達集團宣佈整體併入京東舉動的不看好。

該評論發酵後,不少人期待京東高管也能有所“回擊”,但京東方面並未第一時間迴應。4月13日,京東集團新聞發言人齊珊珊在朋友圈發文表示,要踏實做事,努力創造社會價值。其文案配圖是與京東集團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劉強東對話。

齊珊珊將王莆中的尖銳評論發給劉強東,而劉強東表示,“不好和人打口仗,不能產生社會價值”,有空就去加入“小哥應急小組”,幫助惡劣天氣下一線工作的外賣、快遞員工,或是加入對接出口受阻企業的採購小組。

外賣新戰事:京東主打優惠,美團接招

今年2月,京東外賣全面啓動配送員招聘以來,京東有關及時配送、餐飲配送的投入不斷持續。近期,京東更是提出了新一輪的“百億補貼”,通過“全民補貼+爆品直降”等優惠機制,計劃未來一年向平臺外賣業務補貼100億元。

京東,爲了實現彎道超車,在運營層面方面主打優惠策略。

據近期流傳的一段2024年京東內部講話視頻顯示,劉強東認爲,平臺通過廣告費、佣金等扣點過高,將極大擠壓餐廳的生存空間,爲了保持利潤,商家不得不降低自己的品質,特別是食品安全品質。

劉強東明確透露:“我給京東外賣定一條規矩,京東外賣永遠賺的淨利潤不允許超過5%。超過5%,我要處分人的。我們一定要在行業裡面,按照三毛五的理論,來約束自己的賺錢能力、賺錢慾望。”截至目前,京東外賣的商家入駐佣金仍然爲免費。

京東高調啓動的外賣業務“劍指”美團、餓了麼兩大外賣領域“元老”。現階段,餓了麼尚未有明顯動作,但美團從高層到業務都對京東做外賣做了“迴應”。

態度上,美團核心商業CEO王莆中展示了除了打口水戰,在戰術上也做了不少應對。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早在2018年就上線,但在今日美團纔將旗下即時配送零售品牌“美團閃購”正式成爲獨立品牌,目前已進入小範圍灰度測試。數據顯示,美團閃購已覆蓋便利店、日用百貨、家電數碼等領域的線下大小品牌商家,旗下閃電倉已達3萬個,預計2027年將達到10萬個。

據美團2024年財報披露,平臺及時配送業務在過去一年實現穩步增長。其中通過“拼好飯”活動,美團平臺內大力餐飲商家銷售額提升、新客增長。2024年,美團核心本地商業營收爲2502億元,同比增長20.9%,增長來源於配送服務交易數的增長。其經營利潤爲524億元,同比增長35.44%,增長得益於平臺經營效率的改善。

目前,2024年內美團及時配送旗下的“閃電倉”在國內低線城市穩步增長,成爲地區各類零售商重要新增長渠道,同時閃電倉模式也爲線下商超提供了互補。據悉,在2024年四季度,美團已爲商家提供了10億元的商家扶持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