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42%溢價收購達達,即時零售行業風雲再起?
來源 | 晨哨併購
“ 十年磨一劍?
近日,達達集團發佈公告稱,董事會於 1 月 25 日收到京東集團提交的初步非約束性提議函。京東集團計劃以每股美國存托股票(ADS)2.0 美元,或者每股普通股 0.5 美元的現金價格,收購達達所有已發行的普通股,其中也涵蓋公司美國存托股(每份代表四股普通股)所對應的普通股。
該提議價格相較於 1 月 24 日(提議提交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溢價約 42% ,按此計算,達達集團估值約 5.2 億美元。
受此消息影響,1 月 27 日達達集團股價大幅波動,盤中一度漲幅突破 36%,截至當日美股收盤,達達漲 27.3%,報收 1.795 美元。
此外,達達集團表示,董事會已成立特別委員會,由三名獨立且無利害關係的董事組成,負責評估和審議擬議交易,目前尚未就建議書和擬議交易作出任何決定。後續能否達成最終要約、簽訂最終協議,以及擬議交易能否獲批或完成,均存在不確定性。
01#十年磨一劍?
實際上,京東佈局即時零售產業已有近 10 年的時間。京東在 2015 年上線了自營 O2O 即時零售平臺“京東到家”,開啓了探索 O2O 即時零售的征程。
2016 年 4 月,京東到家與達達合併,形成了“商流+物流”的閉環模式,爲雙方後續的協同發展奠定了基礎。京東到家的商流資源與達達的物流配送能力相結合,不僅提升了配送效率,還爲消費者提供了更便捷的購物體驗。合併後的達達集團迅速發展,成爲京東即時零售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拓展了京東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佈局。
2021 年 3 月,京東以 8 億美元認購達達新發行的普通股,持股比例達到 51%,成爲達達的重要股東。這一投資不僅體現了京東對達達業務的認可,也進一步加深了雙方在即時零售和配送領域的合作。
2022 年 2 月,京東再次增持達達,持股比例增至 52%,正式成爲達達的控股股東。同年,達達的業績被正式併入京東財報,雙方的業務協同進一步加深。
2022 年 8 月,達達創始人卸任,由京東零售 CEO 接手董事會主席職位,進一步強化了京東對達達的管理與支持。2024 年 5 月,達達全面融入京東生態,其旗下的即時零售品牌“京東小時達”和“京東到家”被整合爲統一的“京東秒送”品牌,提升了用戶體驗並優化了資源配置。
同年 9 月,京東完成對沃爾瑪所持達達股份的收購,持股比例增至 63.2%,鞏固了其在達達的控股地位。
由此可見,本次京東對達達的全面收購,進一步顯示出京東對達達未來發展的信心。
02#京東收購達達:即時零售賽道的關鍵落子
從行業發展來看,即時零售市場近年來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
《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中的數據表明,2018年以來,即時零售行業的年均增長速度超過50%。預計到2026年,即時零售行業的年增長率仍可達到47.1%。
這一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了衆多玩家的加入,美團閃購、餓了麼等競爭對手都在不斷髮力,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在這樣的背景下,京東對達達集團的收購提議,不僅是其在即時零售領域戰略佈局的關鍵一步,更是對行業競爭格局的深遠影響。
2024 年,美團閃購憑藉其強大的外賣配送網絡和豐富的商家資源,在即時零售市場佔據領先地位,市場份額約爲 32%。截至 2024 年 10 月 15 日 ,美團閃購的閃電倉數量已超過 3 萬個,預計到 2027 年將超過 10 萬個,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2000 億元。2024 年 1 月至 8 月,美團閃購在縣域等下沉市場的訂單量同比增長 54%;夜間訂單佔比持續提升,達到 26%。
餓了麼通過其 “1+2” 戰略,即做好到家餐飲服務的同時,發展即時零售和即時物流服務網絡,持續拓展業務。餓了麼推出的 “近場品牌官方旗艦店”,能幫助品牌商家提升運營效率,進一步鞏固其在即時零售領域的地位。
2023 年四季度,京東小時達月均下單用戶同比增長 50%,頻道的活躍用戶數(DAU)同比增長超 100%,GMV 同比增長超 200%。2024 年,京東將京東小時達和京東到家業務整合升級爲京東秒送,進一步提升了履約效率。2024 年 5 月,“京東秒送”覆蓋了全國 2300 多個縣區市,合作門店超 50 萬家,覆蓋全品類商品。
因此,達達在配送領域優勢顯著,擁有成熟的騎手網絡和配送技術。京東通過收購達達,能夠顯著增強自身競爭力,滿足生鮮、醫藥等商品配送的時效要求,提升用戶體驗。
03#達達集團何時扭虧?
2024 年第三季度,達達集團營收達 24.294 億元人民幣,其中京東秒送營收 9.302 億元,達達秒送收入 14.992 億元,同比增長 38.6%。
回顧 2017 - 2022 年,達達集團營收從 12.18 億元增長至 93.68 億元,體現出企業在即時配送和即時零售領域強大的發展動力。
不過,截至目前,達達集團仍未實現盈利。從財務數據來看,達達集團在 2024 年第三季度的表現依舊面臨着虧損壓力。2024 年第三季度,其運營虧損達到 2.27 億元,相較於上年同期 2.11 億元的運營虧損,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不過,經調整的運營虧損爲 8670 萬元,這一數據表明通過一系列降本增效的積極舉措,企業正在努力改善財務狀況。
在降本增效層面,達達集團採取了優化配送路徑的舉措。藉助大數據和智能算法,依據訂單分佈、配送員位置以及交通狀況等多方面因素,爲配送員規劃更爲合理的配送路線,有效減少不必要的行程與時間損耗,進而降低配送成本。
與此同時,達達集團通過精簡內部流程,去除繁瑣環節和冗餘崗位,顯著提高了運營效率,降低了人力和時間成本的消耗。
從配送效率角度而言,通過智能算法對配送路徑的優化,達達的配送時效得以顯著提升,在部分區域能夠實現快速送達。在成本控制方面,其單均履約成本低於行業平均水平,這主要得益於衆包配送模式有效降低了人力固定成本,以及精細化運營管控的有力支撐。達達的分鐘級履約率處於行業前列,充分保障了商品配送的及時性。這種能夠以較低成本實現商品快速、準確配送的能力,無疑是其在市場競爭中的關鍵立足優勢之一。
隨着與京東生態合作的持續深入,雙方的協同效應日益凸顯。
前文提到,2024年,達達集團將旗下的即時零售品牌“京東小時達”和“京東到家”整合爲“京東秒送”,同時將“達達快送”更名爲“達達秒送”。此次品牌整合,在提升品牌辨識度方面,通過統一品牌形象,極大地便利了消費者的認知和記憶。在資源配置優化上,減少了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進一步提升了運營效率,實現了人力、物力、財力的更高效利用。同時,爲消費者提供的即時零售與配送服務也得到了顯著優化。
儘管達達集團當前仍面臨尚未盈利和財務波動的挑戰,但其在業務拓展、效率提升以及與京東的協同合作中所展現出的成果,彰顯了其在即時配送和零售領域的發展潛力與戰略價值。達達集團也將在後續通過持續優化運營、深化合作,努力實現盈利目標,提升財務穩定性,並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開闢出更爲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