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站隊中俄:對日美韓先發制人 93閱兵後態度曝光

俄羅斯總統普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抵達北京,出席紀念日本二戰投降80週年的軍事閱兵。(俄新社/克里姆林宮聯合採訪照片/美聯社)

上週中國大陸舉行93閱兵,習近平、普丁與金正恩並肩站在一起,被許多西方視爲一場政治劇場的經典示範:新的反西方軸心已然成形,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最新外交政策也隨之曝光。

綜合外媒報導,金正恩時隔66年首次與中俄領導人一同出現在多邊外交場合,或許令人驚訝。然而,這正延續了他早先的決定,派遣部隊與俄羅斯並肩作戰,對抗烏克蘭以及更廣義上的西方,使北韓成爲建立另一種全球秩序更大行動中的一個參與者。

有分析指出,北韓目前最新的外交政策方向爲,對日美韓採取先發制人,同時加強與中俄戰略合作,凸顯其在國際舞臺上的新佈局。

構想的三大支柱包括:判定南韓政府的對話攻勢爲「欺瞞」,在國際社會中將南北定位爲「敵對的兩國關係」。對抗由南韓倡議的國際要求北韓非核化外交行動。鞏固與中俄的戰略合作,在聯合國等國際舞臺上維護共同利益,抵制美國霸權。

金正恩最新一次訪問北京,也反映了北韓的長期反美戰略,以及其持續發展核武的承諾。舉例而言,他在2024年底的黨全體會議上呼籲,「爲了朝鮮的長期國家利益與安全,必須積極展開最嚴厲的反美行動」。

此外,他在啓程訪中前夕,批准了「有關飛彈生產能力的新長期計劃」,並提及新一代洲際彈道飛彈的研發——這些訊息僅針對對外宣示,因爲在北韓國內媒體並未刊載。這些舉動不僅再次強化了北韓的反美訊息,幾乎可以確定美國纔是其首要受衆,同時也可能是對北京的一種提醒:無核化議題已不再存在於選項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