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閱兵」邀普丁、金正恩 蘇紫雲:中俄朝成「新三國軸心」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中共舉辦『93閱兵』活動內外目的與意涵」座談會。(圖/記者蔡紹堅翻攝)
記者蔡紹堅/臺北報導
中共9月3日將於天安門舉行閱兵,並邀請了俄羅斯、北韓領導人出席。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表示,二戰當時是「日、德、義」三國軸心,現在變成「中國、俄羅斯、北韓」新的三國軸心,將給北京帶來戰略後座力,「等於你自己證明了『中國威脅論』。」
蘇紫雲在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30日舉辦的「中共舉辦『93閱兵』活動內外目的與意涵」座談會上提到,中共此次閱兵相較於2015年來講有些不同,但目的是一樣的,第一就是如同中國的戰略文化,「七分政治、三分軍事」,所以武力的展現是要支持政治的。
▼即將參與閱兵的解放軍女兵。(圖/記者陳冠宇攝)
蘇紫雲指出,第二,二戰是反軸心國的勝利,任何人都知道,中華民國纔是二戰時候真正的同盟國,中華民國海軍的將領還參加過諾曼第登陸,所以這個歷史事實是不能改變的。
蘇紫雲說,更諷刺的,二戰是「日、德、義」三國軸心,現在變成中國、俄羅斯、北韓,所以新的3國軸心,就會給北京帶來一些戰略後座力,「等於你自己證明了中國威脅論。」
蘇紫雲強調,閱兵將導致民主國家強化反制動力,只會對中共追求「大國」及「強國」地位產生更多反效果。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林穎佑也以嘉賓身分參加座談會,他以對外、對內、對臺三部分來看待「九三閱兵」,他表示,從對外的角度來看,中共希望藉由閱兵,跟普丁、金正恩形成國際上的合作,對外強調「他不孤獨」,也展示自身的軍工科研能力,達到軍火外交的目的。
林穎佑指出,對內的部分可以看到,閱兵也象徵着習近平對內部權力的掌握,大家都知道「黨指揮槍」、「槍桿子出政權」,其實是可以透過這樣的模式,去觀察哪些將領又「失蹤」了,或是會不會又有哪些將領出現,「對軍隊的掌握程度,其實也象徵着對整體中國政治的掌握程度。」
林穎佑還說,對臺的部分,主要就是一種統戰,因爲在北京的立場,中華民國已經結束了,他是繼承中華民國抗戰的功勞及抗戰的成果,所以會希望透過這次的閱兵跟紀念抗戰勝利,去吸收、繼承中華民國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