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處理錯害中毒 越新鮮要泡越久 挑選、保存法一次看
金針排骨湯是常見的家常料理。(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金針排骨湯是臺人餐桌上常見家常料理,不過「新鮮金針」和「乾燥金針」,處理程序卻大不同,煮錯不只影響口感,還可能吃壞肚子。農糧署指出新鮮金針花不能生吃,料理前須先用水浸泡一小時以上,煮熟透後才能吃,否則可能會中毒,引起腹痛、嘔吐和腹瀉、昏眩。乾燥金針則依挑選的種類,泡30水分鐘或清洗即可料理。
農糧署在臉書粉專指出,新鮮的金針和乾燥的金針,在烹煮前處理大不相同。新鮮的金針烹煮前應先用水浸泡一小時以上,接着用沸水燙熟煮透,才能讓金針內的秋水仙鹼在烹煮和處理過程中受到破壞,去除毒素。
農業部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指出,雖然金針花的秋水仙鹼本身無毒,但進食後半小時至四小時,經過胃腸道吸收後,會氧化成有毒物質「氧化二秋水仙鹼」,導致中毒,引起腸胃不適、腹痛、嘔吐和腹瀉等症狀,甚至會昏眩。
市售的乾燥金針分爲「安全金針」與「無硫金針」,因其在乾製的過程中,已經破壞這種毒素,處理起來必較不費時。「安全金針」泡水30分鐘後,讓含硫量降低即可料理,若是「無硫金針」,因加工時不含硫化物,只要清洗外表、不需要浸泡。
金針乾冷藏保存尤佳。「安全金針」與「無硫金針」顏色通常較不鮮豔、花尖端淡褐色或淡黑色,常用小包裝密封以防止氧化。若是顏色異常鮮豔、有明顯刺鼻味或酸味,且常爲大包裝秤斤零售,就要小心是否爲不合格金針。
農糧署也推薦兩種金針料理法,首先是金針炒肉絲,熱油鍋爆香蒜頭、薑絲、辣椒,加入肉絲炒香後再放入金針花快炒,最後加鹽調味即可出爐;金針花也可以加入排骨煮成湯,排骨汆燙乾淨後,加水、薑片煮滾,再放入金針花煮熟,最後加鹽、些許米酒調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