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宰令延長 豬農估全臺多囤30萬頭豬 解封后價格恐崩盤

配合中央禁宰令,傳統豬肉攤都休息,豬農盼禁宰令解除後,政府屆時能有完善的配套措施,避免豬價大幅波動。(葉靜美攝)

臺中爆發全臺首例非洲豬瘟案例,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日上午宣佈延長禁宰禁運10天,彰化養豬協會理事長陳筆輝坦言,此舉將對養豬戶形成莫大壓力,他說,成豬飼料及人事管銷等成本,每隻豬每日近百元,除成本增加,這15天原本可出售的豬隻被迫留置豬舍中,也對豬舍的量能形成挑戰,豬農更擔心禁令解除後,豬價恐將大幅波動,只盼政府屆時能有完善的配套措施。

陳筆輝表示,依市場拍賣量,15天加起來全臺將多囤30萬頭豬,1頭豬1天就要吃掉約3公斤飼料,光飼料成本就要約60元,若加上人事管控等成本,加起來每天就將近100元,成本真的很高,除了飼養成本,他也指出,豬隻囤置場內15天,如一貫場,後端小豬一直出生,也對豬舍空間量能形成很大壓力,而豬隻擠在有限空間中,也容易加速疾病的擴散,所幸目前尚無養豬場有相關情形發生。

對於15天后若能順利解封,恐將有大量豬隻涌入市場,造成豬價的波動,陳筆輝坦言,這是一定會發生的情況,因爲大豬多囤一天,就要多付出成本,養豬的成本就是靠賣豬所得來換取,囤了15天的豬,豬農一定會想要趕快賣掉,在供給面大於需求面下,價格一定會波動很大,但豬農配合政策而行,不應再「被當盤仔」,只盼政府屆時能有完善的調控配套措施,避免豬價下跌。

「這是關乎養豬產業生死存亡的關鍵」,陳筆輝呼籲豬農務必配合政府的政策,並加強場內的安全控管,禁屠令解封后也不要一窩蜂搶賣,儘可能依調控數量、照順序出豬,一起度過難關,並希望消費者要對臺灣豬肉有信心,他說,只要疫情解封,代表病毒已清零,豬肉就不會有任何安全疑慮,臺灣豬肉很健康,請大家安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