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中心 製造新定義研討會登場 10/14啓動,助力臺灣在地產業
金屬中心「製造新定義 在地產業×智慧轉型」系列研討會熱烈報名中。圖/金屬中心提供
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支持下,「在地產業學研創新加值整合推動計劃」整合法人技術能量與學界資源,針對產業痛點提出具體解方,金屬中心自10月14日起啓動「製造新定義 在地產業 × 智慧轉型」系列研討會,鎖定軸承與齒輪傳動、鈑金、手工具及金屬表面處理等在地關鍵產業,爲臺灣製造勾勒出全新的「製造新定義」。
首先10月14日AI引領傳動產業創新力研討會,以AI導入從研磨監控、智慧軟體到電化學加工與熱處理數位化,將經驗轉化爲數據、讓決策更即時。第二場爲10月21日AI導入鈑金產業轉型力研討會,AI結合AOI技術,已能實現孔位、形狀、尺寸的全檢,讓品質管理從「亡羊補牢」轉向「預先防護」。
10月30日則爲升級手工具產業設計力研討會,透過「材料國產化」與中鋼合作開發高階手工具專用鋼材「近淨形鍛造」,運用「數位模擬與分析」,開發出具備高附加價值的創新產品,經由「設計力與智慧製造」的雙軌並進,協助特典、立勇、數泓、偉羣、唯誠等,重新定義其全球市場地位。
最後一場11月6日金屬表面處理產業智慧力研討會,數據驅動的智慧化管理正是解方,金屬離子即時檢測與製程追溯管理系統,讓品質不再靠「感覺」,而是有跡可循。
金屬中心表示,在地企業是臺灣經濟的磐石,也是支撐社會安定的重要骨幹,多年來中小企業羣聚的供應鏈模式孕育出無數隱形冠軍,如今更需要透過創新與智慧轉型迎接下一波挑戰。四場研討會將串聯政策、技術與市場,從痛點直擊到解方落地,爲產業提供突破困境的實際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