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證券公會建請建構合理證交稅率

現股當衝降稅於去年底屆期前壓線完成修法,延長實施至民國116年底,但好的政策更應該制度化。陳俊宏指出,合理的證交稅率,可壯大證券市場及提升國際競爭力,是邁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重要基礎。但我國部分證交稅率都有實施期限,每逢屆期就要檢討是否再延長,都會增加市場的不確定性,除了現股當衝降稅外,尚有停徵公司債/金融債券及債券ETF證交稅將於115年底屆期、權證避險股票證交稅率千分之1亦將於117年11月屆期。臺股證交稅率千分之3在亞洲股市偏高,例如香港系買賣雙方課千分之1印花稅、新加坡採電子交易免印花稅,韓國證交稅率千分之1.5。基於證券市場長遠穩定發展,證券公會建請證交所及櫃買中心應通盤研究如何建構合理的證交稅率,並作爲金管會與財政部進行政策建議的參考。

另外,券商公會也持續活絡並推動多元證券理財商品掛牌,期盼改善權證發行及交易相關作業。券商公會指出,證券商發行權證期限至少需半年,標的股價半年內常變動很大,致大幅度偏離權證履約價,交易量幾乎沒有甚至爲零,爲滿足投資人需求,證券商須重新發行履約價貼近標的股價之新權證,造成證券商發行權證檔數倍增,113年共發行75,153檔,而證券商對所有掛牌權證負有造市責任,使得證券商因權證造市佔用過多交易系統資源。

爲減輕交易系統資源負荷量,並實質鼓勵證券商發行成交量高權證,證券公會已經向證交所和櫃買中心提出權證掛牌後如當日無流通在外、距到期日尚有1個月以上、且履約價與標的證券價格已達20%以上深度價內或價外的權證,可申請提前下市並依距到期日期間比例退回發行費用,有助證券商進一步提升造市品質,促使證券商得透過造市申報買賣報價方式回饋給投資人,帶動權證交易的成長及活絡。

另外,證券商目前自制理財商品掛牌僅有權證及ETN,相當有限。多元證券理財商品是建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重要關鍵,建請櫃買中心加速研議開放槓桿型商品(SNx)、保本型商品(PGN)及股權連結型債券(ELN)等結構型商品掛牌;此外,近年來國人買賣境外結構型債券有成長趨勢,但證券商仍囿於法令限制,尚不得發行外幣計價連結型債券,建議開放證券商可以比照銀行發行外幣計價連結型債券,並於櫃買中心國際板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