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守護論壇/金管會銀行局長童政彰:防金流漏洞 雙軌並進

金管會銀行局局長童政彰出席金融守護論壇,談金管會防詐作爲。記者胡經周/攝影

金管會銀行局局長童政彰指出,打擊詐騙必須跨部會合作與科技阻詐雙軌並進,透過即時情資共享、防堵資金外流及強化法人戶開戶審查,纔能有效封鎖人頭帳戶與境外金流漏洞。

經濟日報與華南銀行11日共同舉辦「金融守護論壇—全面阻詐 打造科技智能防護網」,主題座談邀請產官界專家包括童政彰、華南銀行總經理黃俊智、LINE臺灣公共事務部副總經理林若凡、勞動部勞發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專委黃偉誠共同與談。

童政彰指出,外籍移工帳戶在防詐中屬高風險族羣,警示帳戶佔比已從2024年初的8.36%升至今年5月的14.27%。外籍移工對臺灣經濟有貢獻,但離境、逃逸或行蹤不明時,帳戶易淪爲詐團洗錢工具。

去年7月起,金管會與移民署完成資料介接,讓銀行可掌握移工離境、遣返或逃逸狀態作爲風險監控依據。

然而挑戰隨之而來。爲避免影響外籍移工退稅、保費入帳等權益,銀行無法直接關閉離境移工帳戶,金管會只能要求銀行依風險導向觀察帳戶,如外籍移工離境後,其帳戶突有大額入帳,即啓動風險處置。

童政彰判斷有兩個很重要的關鍵,一公私部門、跨部會的合作,二是運用科技力量做阻詐。

首先是跨部會合作。對境內帳戶,受害人報案後可列爲警示戶,並同步管制該警示帳戶持有人在其他銀行的帳戶,但境外帳戶卻無法適用。

爲防止資金匯往海外,金管會推動與警政署API介接,當匯款目標在165詐騙通報名單中,系統即時警示。

據統計,「疑似不法境外帳戶」機制上路後,已成功攔阻5億元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