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美股創高存隱憂?2因素成關鍵轉折點
蘇皓毅指出,目前各大投行對關稅造成通膨的影響看法互異,聯準會官員也有人持不同觀點。但由8月22日全球央行年會中,主席鮑爾提到就業與通膨間的風險平衡似乎正在轉變,應該相應調整政策,推估9月降息機率上升,有利股市多方延續。
而川普政府對等關稅談判自7月底陸續傳出好消息,大部分國家稅率均低於4月解放日宣告水準,爲市場注入強心針。蘇皓毅表示,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的務實立場,代表美中不會一直往加速脫鉤方向發展,而投資人對關稅宣告的反應也不如川普當選時那般憂慮。
美國7月新增就業僅7.3萬人,遠低於預期的10.4萬,前2月數據更大幅下修近26萬。但蘇皓毅提醒,就業數據爲落後指標,觀察更即時指標的每週申請失業金人數,初請失業金人數仍落於20~25萬的正常區間,顯示裁員未明顯增加,只是失業者需花更多時間求職。
至於市場的最大擔憂,仍是關稅成本會否重演2021~2022年的高通膨惡夢。蘇皓毅分析,雖然關稅必然推高商品價格,但仍有三大緩衝因素。首先,中國大陸生產者物價PPI已連34月出現年衰退,當中國大陸PPI出現大幅下滑時,美國消費者物價CPI很難大幅上漲。
其次,有別於2021~2022年油價、房價和房租價格同步上升,目前房租、能源價格降溫,有助抵銷未來幾季關稅影響。最後,進口商雖因關稅提前進貨,但美國企業整體庫存並未過度膨脹,提前出貨的反噬效應可能不如擔心嚴重。
蘇皓毅強調,通膨墊高難免,但上升幅度應不及後疫情與俄烏戰爭時期,並指出部分投資人忽視本波經濟循環的最大特色,即AI快速發展推動企業加大資本支出,帶動數據中心、電力建設到晶片製造、軟體發展等產業鏈需求爆發,成爲緩解經濟下行風險的關鍵因素。
整體而言,中租投顧認爲,近期美股創高爲反映對等關稅較預期低、第二季獲利成長率上修,以及5~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增幅不如預期高。蘇皓毅分析,相較其他國家股市,美股報酬更多來自獲利支持,若因高本益比而修正,價值面便宜後仍會吸引投資人。
面對通膨不確定性與美股本益比已不低的情境,中租投顧建議投資人調整策略,做好美國資產與非美資產分散、設好停利點,當股市修正時利用自動扣款機制輔助向下加碼好基金,掌握看似危機下的佈局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