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關稅、匯率挑戰 國泰金總座:對臺灣企業充滿信心
對於關稅問題,李長庚上午表示,關稅不是隻有臺灣獨有,是每一個出口到美國國家都會面臨到的問題,短期間對某些產業有些衝擊。但他認爲,中長期臺灣企業發展覺得可以順利過關,對臺灣企業充滿信心。
李長庚也表示,臺灣對美出口金額,從川普第一任期到現在增加相當多,以整體GDP規模,對照對美國順差金額,相較其他國家來看臺灣比例相對高,所以對臺灣產生壓力,因此,會發生在對美採購增加及廠商赴美設廠。
至於匯率問題,李長庚舉例,他從1994年到1996年在美國唸書的時候,那時候臺幣幾乎到25元左右,前幾年臺幣也到27元,可是臺灣企業基本上沒有因爲臺幣本身到27元競爭力就受到影響,這幾年臺灣競爭力還是非常強。而創造貿易順差最大的產業,它競爭力很強,但在其它的產業,競爭力相對比較辛苦,若再加上關稅當然會比較辛苦,可是我們也看到很多產業都在做轉型,也就是說利用新的科技、AI的技術,不斷地轉型,只要大家秉持像過去一樣,快速調整的原則,因應還是會非常好。
至於臺幣強勢升值,對壽險獲利影響?他認爲,匯率升貶對壽險業來說是長期資金不是馬上變現的資金,匯率變動是上上下下,現在也有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衝抵短期間外匯變動影響,雖然短期對壽險業財報影響,但實質影響不大。臺幣本身中性迴歸的特質20幾年來不變,且各項機制比20多年前健全,不用太在意短期,要看中長期機制是否完善以及操作能力、商品組合能否更好纔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