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重點傳染病疫情形勢如何?“桑拿天”哪些人羣要特別注意?權威解答來了→

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於7月11日圍繞“健康度夏 科學應對夏季高發傳染病與高溫等健康風險”主題舉行新聞發佈會,並答記者問。

△ 國家疾控局新聞發言人、綜合司副司長 席晶晶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國家疾控局新聞發佈會。

按照慣例,首先我向大家通報近期重點傳染病疫情形勢分析和健康提示。暑期人員流動增加,高溫多雨,結合傳染病流行規律和疫情多渠道監測結果,預計病媒生物傳染病、自然疫源性傳染病、腸道傳染病風險將會增加。一是隨着夏季蚊蟲進入活躍期,部分南方省份發生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本土疫情的風險逐步上升,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等蜱傳疾病,在局部地區存在發生聚集性疫情風險。二是手足口病和感染性腹瀉病等腸道傳染病,當前正處於高發季節,需要給予關注。三是呼吸道傳染病處於較低流行水平,新冠疫情將降至較低水平,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總體處於低流行水平。

在此,也提醒大家,暑期高溫天氣頻繁出現,老人、孕婦、兒童、慢性病患者等重點人羣,要密切關注國家疾控局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佈的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信息,結合自身的健康狀況,採取有效措施防暑降溫,戶外作業人員更要注意防護。同時,暑期也是旅遊出行高峰,建議大家在出行前密切關注目的地健康風險提示,旅途中保持良好衛生習慣。近期,全國多地逐步進入主汛期,部分地區發生洪澇災害,災區居民要做好健康監測和個人防護,注意飲食飲水衛生及安全。

近期,我國中東部多地持續出現“桑拿天”,在戶外活動時容易發生高溫中暑現象。請問我們應當如何避免“中招”呢?哪些人羣要特別注意?如何識別和急救熱射病患者?

△中 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 潘力軍

高溫天氣最爲悶熱,經常出現“桑拿天”,在戶外活動時容易出現頭暈、眼花、頭痛、噁心等症狀,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高溫中暑。高溫中暑是一種危及各年齡段的病種,兒童、孕婦、老年人、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以及建築工人、環衛工人和快遞員等戶外工作者是高溫中暑的高風險人羣,需要給予重點關注。在高溫天氣戶外活動時,如何預防中暑呢?

一是要學會避高溫。高溫是高溫中暑的必要條件。儘量避免在一天中氣溫最高的12點到14點進行戶外活動。

二是要學會強自身。保證充足的睡眠,飲食儘量清淡,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三是要學會自我防護。戶外活動前,採取防曬、降溫措施,比如撐傘戴帽,不打赤膊,不穿不利於散熱的衣物。戶外活動時,少量多次喝淡鹽水或運動飲料,來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如果是劇烈運動,每小時建議喝500毫升~1000毫升溫水,按每杯水250毫升計算的話,一般來說就是喝2~4杯。不要飲用含酒精或者大量糖分的飲料,也不要喝過涼的冰凍飲料,以免造成消化道不適。

一旦出現中暑症狀,可以到陰涼通風的地方,用冰袋、溼毛巾重點敷頸部、腋下和大腿根降溫,同時小口多次補充含電解質的飲品,比如淡鹽水或口服補液鹽。如果體溫飆升超過40攝氏度,出現意識模糊、抽搐或者嗜睡、昏迷等症狀,就可能是致命的熱射病,身邊陪同人員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

來源:國家疾控局

編輯:康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