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吸金”明顯,港股創新藥ETF(159567)交投活躍,機構:看好板塊在估值相對底部區域的配置價值

4月18日早盤,港股創新藥ETF(159567)快速拉昇後回落,現漲0.43%,換手率超6%,成交額超82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創新藥ETF(159567)近期“吸金”十分明顯。據Wind金融終端數據,港股創新藥ETF(159567)昨日再獲資金淨流入超7550萬元,近20個交易日有16個交易日獲資金淨流入,累計“吸金”近7億元,淨流率超125%。

港股創新藥ETF(159567)緊密跟蹤港股通創新藥指數(987018),該指數反映港股通生物科技產業上市公司的運行特徵。

國金證券表示,儘管醫藥板塊因國際關稅環境變化和地緣預期波動出現了較爲明顯的回調,但我們認爲,A股和港股創新藥的回調實際上是一個寶貴的投資機會。首先,中國創新藥的進口逆差較大,這意味着國內市場需求旺盛,而國內企業的創新能力正在逐漸增強,能夠填補這一市場空缺。其次,中國創新藥出海主要採取的是BD(商務合作)和NewCo(設立海外新公司)的方式,這種方式本質上是知識產權的交易,而非具體的藥品製造和出口,因此受到關稅波動的影響較小。這種模式不僅有助於國內藥企降低海外開發和銷售創新藥的風險,還能通過與當地藥企的合作,利用其開發和渠道優勢,加速藥物的上市和銷售,從而在國內和國際市場獲得更好的收益。

國元國際認爲,藥品關稅是否徵收存在不確定性,即使徵收對港股醫藥行業來說,影響也很小。醫藥公司僅有些原料藥及少量仿製藥在美國銷售,即使徵收對醫藥行業也僅是擾動,實質性影響很小,對創新藥完全沒影響。

湘財證券表示,在國內,創新藥的多元支付政策預計將發生邊際變化,2025年將成爲政策落地的關鍵年份,包括首版丙類醫保目錄的推出和完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等措施,這些都將促進創新藥的高質量發展。隨着優質創新藥公司逐步進入盈利週期,加之政策的支持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創新藥板塊有望迎來業績與估值的雙重修復,展現出較高的投資價值。從中長期的角度看,創新藥行業的需求端具有確定性的優勢,供給端的產業及市場競爭格局也在持續改善,整體供需格局不斷優化,因此,我們看好該板塊在估值相對底部區域的配置價值。

(本文機構觀點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代表平臺觀點,請投資人獨立判斷和決策。)